-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 痤疮的研究进展
22(3):43
[39] 顾克显.丹参酮的药理及其在皮肤科临床的应用.皮肤病与性病, 1994,
16(3):11-13
[40] 吴军,任和平,郑红,李颖,何威.丹参酮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观察.中
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18(10):637-638
[41] 王永彬. “双桑饮”治疗寻常痤疮 103 例临床观察.江苏中医药,
2004,25(6):39-40
[42] 刘秀丽,马武祥,赵莉萍.防风通圣丸治疗面部痤疮 32 例.职业与健康,
2002,18(8):121
[43] 李光亚.银翘解毒丸治疗痤疮 162 例.中国民间疗法,2004,12(5):43-
44
[44] 周克邦.功劳去火片治疗寻常痤疮 58 例.新中医,2002,34(6):48-49
[45] 夏建强.金花消痤丸治疗寻常痤疮 200 例.医药论坛杂志,2006,27(5):
74
[46] 杨道秋,姜岩峰.裸花紫珠片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观察.实用医学杂志,
2005,21(4):336-337
[47] 刘瑞玉,张淑瑛.清热暗疮片治疗面部痤疮 45例疗效观察.皮肤病与性病,
1999,21(2):22
[48] 纪仁喜.一清胶囊治疗寻常型痤疮临床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0,9(11):1039-1040
现代医学对痤疮的研究概况 21
二 现代医学对痤疮的研究概况
痤疮(acne)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早在 700 多年前西方就有关于痤疮的
记载,希腊语将痤疮称为ionthi,拉丁语则为vari,两者都用复数的形式 ionthi
和vari表示痤疮。英语中痤疮一词的来源还没有定论 [1] 。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因皮脂腺管与毛孔的堵塞,致使皮脂
外流不畅所致。主要发生于面、胸背等处,形成黑头、丘疹、脓疱、结节等损
害。本病常见于 17-18 岁的青年,亦有早至 10-13 岁,迟至青春期以后或成
年人发病,男多于女。
1 流行病学情况
Andrews“皮肤病学” [2] 中指出:10 余岁青少年中几乎有 90%发生过不同
严重程度的痤疮。Simpson[3]指出,在青春期 95%的男孩和 83%的女孩患过不
同程度的痤疮。Bergfeld 等 [4]指出 11-30 岁青年人中痤疮发病率为 80%,12
-24 岁高达 85%,25-34 岁为 80%,35-44 岁为 3%。Kaminer 等[5]指出,
儿童痤疮发生在出生后到 8 岁,发病率可高达 50%,寻常痤疮发生在 7-46
岁,发病率高达 96%,化妆品痤疮发生在 18-52 岁,发病率为 28%。我国痤
疮的流行病学也有研究显示 [6]有近 65%的 16-17 岁的学生既往患过痤疮,同
时发现 16-17 岁青年的既往痤疮患病率男生高于女生。李灿东等对闽南地区
840 名 15-20 岁青少年学生调查 [7]后发现患病率为 86.9%,男性发病率为 90.4
%,其中女性发病率为 81.9%。孙秀珍对东南大学大一到大三在校大学生发病
率调查 [8]后发现,年龄 16-23 岁大学生发病率为 33.03%,男生发病率为 37.94
%,女生发病率为 22%,其中 17-20 岁为患病高峰年龄。两项调查结果所显示
的发病率虽有较大差异,可能因为调查年龄段的不同,但结果都表明男生的发
病率高于女生。另外随着女性外用化妆品的增加,及妇科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
征发病率的提高,痤疮在中年女性的发病率也大大增加 [9] 。而朱元文教授认为
总结目前为止世界所有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痤疮的患病率在 70%-87
%之间,各国不同人种之间无统计学差异[1] 。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痤疮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常与内分泌因素、毛囊皮脂腺导管
的异常角化及毛囊内微生物有关,而免疫因素、精神因素、遗传因素等也在痤
疮的发病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10] 。
22 痤疮的研究进展
2.1 内分泌因素
自 40 年代初Hamilaton第一次提出“男性激素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