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单元知识归纳与测试第7单元.docVIP

七年级下单元知识归纳与测试第7单元.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下单元知识归纳与测试第7单元

七年级下单元知识归纳与测试·第七单元目标旨要 1.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2.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自学古文的能力,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树立民族自尊心。 3.懂得寓言的特点及其寓意。 4.培养学生公正、廉洁的品质,并帮助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 5.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字音字形 鬻 yù 徙 x 砚yàn 遗wèi 敛 lin 惮 dàn 茔 yíng 毕沅 yuán 姬jī 姝shū 缁衣zī 宵旰gàn 宁nìng 壕háo 重铠 ki 刍chú 洵洵xún 掳掠l 远戍shù 蹙额cù 杞q 姬 jī 姝遗shū wèi 旰 gàn 宁nìng 壕háo 徇xún 戍shù 犒kào 词语解释 第归:暂且回去。 缘贡:以进贡为缘由、为借口。 犯脏:犯贪污罪。 茔:坟墓,大茔,大坟墓。 亲:父母,文中指母亲。 至:十分,很。 索:平素,向来;平时。 宁:难道;耶:语气助词,相当与 “吗”。 却:推脱,推却。 或:有的人。 育其孤:抚育他们的遗孤。 颁:颁发。 犒:用酒食或财物慰劳。 秋毫:比喻细微的事物。 克捷:获胜,克也是能胜之意。 阙:缺少。 妙句集锦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送别》李白)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郭沫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杜甫)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明月别致枝惊鹊》辛弃疾) 演练平台 一 积累和运用 1.在下列田字格内规范书写有关句子。 (1)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              ,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3)          ,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4)生活中表示既要善于从正面学习,也要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                      。” (5)写出你学过或自己积累的古人有关离愁别恨的一个诗句:                ,             。 (6)踏破铁鞋无觅处,             。(熟语) 2.(同上)汉语中,一些词语在特定场合使用显得非常文雅。说出下边词语所表示的意思。 令尊:       乡梓:       见谅:       雅兴:       3.对唐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分析错误的—项(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 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 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 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 的积极进取的情怀。 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也给友人以鼓舞。 4.欣赏比较下面两首古诗,选出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甲】 【乙】 绝句 宋·志南 渭城曲 唐·王维 古木阴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A. 甲乙两首诗都是七言绝句,都写了春天的景象。 B. 甲诗“沾衣欲湿杏花雨”的“沾”字点出了纯雨的细小迷蒙。 C. 乙诗中的“客舍”是旅店的意思,古人又有折柳赠别的习惯,所以诗中“客舍”、“柳色”点出送别的题旨。 D. 甲乙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游春时的喜悦之情。 二 精段阅读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刺客列传(节选)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注:败北:战败。遂邑:今山东宁阳县。柯:齐邑,今山东阳谷县阿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