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精读第3册第9课.doc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英语精读第3册第9课

他们用他们的唯一武器——歌喉——与纳粹对抗。 反抗之歌弗格斯·博德威奇当你行走在捷克共和国特雷津的雾气笼罩的铺着石子的街道上的时候,心里便会充满着这座村子的六十年前的景象,当时那里是一座塞满了绝望的奄奄一息的犹太人的纳粹集中营。然而,特雷津并非仅仅是个遭受苦难的地方,它还是个赢得胜利的场所。 特雷津曾经是处有点反常的展示橱窗。与奥斯威辛、特雷布林卡等灭绝人的集中营不同,纳粹将这座位于布拉格附近的村镇刻意打扮以欺骗世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许多时间里,纳粹的宣传机器宣传犹太人在那里过着悠闲的生活,他们甚至利用被抓捕的犹太制片人杜撰情节拍摄了一部电影,展示“愉快的”犹太人在听讲座和在晒太阳。而现实却是迥然不同。这座原本只能容纳7千人的小镇如今却挤着5万8千个犹太人。几乎没有什么医疗设施,床上到处爬满虱子等害虫,厕所里污水外溢。曾在特雷津待过的15万人中,3万5千人死在那里,多数死于疾病和饥饿。 出于宣传目的,集中营方面也做过一些让步。党卫队只在城堡的外面设岗,营内日常活动由一个犹太人“长老委员会”监管。只要关押在里面的人的言行不引起纳粹的注意,该委员会装着视而不见。 于是,在弥漫着死亡的氛围中,作家勉强还能写,画家勉强还能画,作曲家勉强还能作曲。其中,有位名叫拉斐尔·沙克特的年约三十五、六的音乐指挥。他长得相貌堂堂,一头乌黑鬈发,显得很有魅力。在战前布拉格的浓浓的多元文化氛围中他刚崭露头角。纳粹逮捕他之前,他压根儿就没有想过他是犹太人。 他在集中营里关了经年累月,眼见越来越多的犹太人消失在东运的纳粹车辆中,沙克特对抓捕他的人的愤怒与日俱增。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大胆的计划。 他用一句话向他的室友吐露了他的想法:“我们可以用歌声向纳粹表达我们无法向他们直接说的话。” 他们的武器便是威尔第的《安魂曲》。 沙克特想要说的话统统被掩饰在以上帝的愤懑和人类的解放为主题的《安魂曲》的拉丁词语中了。沙克特仅有的乐器只是从垃圾堆中找来的一架簧风琴,除此而外,他便只好靠人的嗓子了。为实施这一计划他全身心都投入了,他设法招募到150名歌手。 其中有一位是生着一对棕色眼睛的名叫马里安卡·梅的十多岁的少女。她每天得工作12小时,从擦窗户到为德军士兵制作烟荷包,什么都得干。然而晚上她常溜去参加合唱队,在那里,威尔第的音乐和沙克特的激情使她受到鼓舞。“没有拉斐尔·沙克特,我们不会活下来,”梅说。她是少数几位在战争中幸免于难的合唱队成员之一。“他用音乐拯救了我们。” 沙克特在簧风琴上强有力地奏出威尔第的崇高主题时,女高音和男声最高音歌手们, 男高音和男低音歌手们,强忍饥饿的折磨,均各就各位。他们只有唯一的一份乐谱,歌手们只得强行记住自已那部分的用拉丁文谱写的乐曲,而懂得拉丁文的,除沙克特外就很少有人了。 当他们排练被称之为“愤怒之日”的最主要的一章时,沙克特解释说,这意味着上帝将根据人们的所作所为来裁判所有的人——包括纳粹们,他们终将要为他们对犹太人犯下的罪行受到惩罚。“我们正在他们面前树立一面镜子,”他说,“他们逃脱不了末日的来临。” 尽管德国人在关押的人中安插了奸细,沙克特还是设法将合唱团排练的真正意图掩盖了起来。然而集中营的犹太長老们依然十分不安。“德国人会把合唱团的人统统放逐并绞死你们的,”他们在一次争论得异常激烈的会议上告诫沙克特说。 那天晚上,沙克特对合唱团的人说道:“我们在干的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如果哪位想走,请自便。” 没有一个人离开。 终于在1943年的秋天一切都准备就绪。在从前的一所健身房里,他们为关押在集中营的人们演出了第一场。有人找来一架缺了一条腿的旧钢琴,用一只板条箱支撑着。演出时,一位技师用一把钳子调音。 威尔第的音乐像电一般顷刻燃遍听众。许多人迄今仍记得那是他们一生中所遇到的最有震撼力的事件之一。《安魂曲》如同放在人们面前的佳肴,饥饿使得他们拚命地啃噬着。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安魂曲》反复上演了数次,以便让更多的关在集中营的人们看到。 随后,沙克特接到集中营司令官的安排一场专场演出的命令。这场演出是为了欢迎国际红十字会的代表们的,他们被纳粹愚弄竟胡说什么犹太人在特雷津日子过得很舒适。来看的还有纳粹的高官们,其中一位是名叫阿道夫·艾希曼的党卫队的陆军中校。于是演出便成了无畏的犹太人与操纵灭绝犹太人计划者之间的一场面对面的对抗。 尽管作了最大努力,沙克特只能召集到60名合唱歌手。骨瘦如柴的他们聚集在小小的舞台上,艾希曼身着纳粹的全副戎装坐在前排。犹太人的目光直逼纳粹们,他们越唱越激昂: 愤怒之日到来之际必将这世界化为灰烬……审判来到之时颤栗吧……有仇必报。 演出结束,没有任何掌声。纳粹们默默地起身离座。艾希曼临走时,有人听到他得意地笑着说:“他们在给自己唱挽歌呢。”他永远也不会知道犹太人是在给他唱挽歌呢。 演出后不久,沙克特和合唱团的几乎全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