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手标本及镜下鉴定范文.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岩石手标本及镜下鉴定范文

(一)橄榄岩 手标本号:No. 101 产地:张家口 产状:玄武岩包体 岩石为绿色, 色率100,半自形中粒等粒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以橄榄石为主,辉石次之。 橄榄石:95%,浅黄绿色为主,少量颗粒呈橄榄绿色、浅褐黄、褐绿色、绿黑色,粒状,2-3mm为主,晶面玻璃光泽,透明;无解理,贝壳状断口明显。 辉石:5%,褐黑色,短柱状~粒状,1~2mm为主,可见解理,解理面上玻璃光泽。 岩石新鲜,无次生变化。 命名:中粒辉石橄榄岩 薄片号_____ 镜下结构特征: 岩石为中粒半自形~自形等粒镶嵌结构。 构造特征:块状构造 橄榄石:85%,无色,半自形-自形粒状,短柱状,粒径2-2.5mm为主,具一组不完全解理,多数仅见裂纹,最高干涉色III级兰绿,平行消光,在消光位附近可见环带结构,二轴晶(一)2V≈85°。 普通辉石:7%,具很浅的绿色调,半自形短柱状,粒径2mm±为主,正高突起,可见两组完全解理,夹角近于90°,柱状切面上仅见一组完全解理,最高干涉色II级黄,斜消光NgC=44°±,二轴晶(+),2V大约等于60°。 透辉石:8%,无色透明,半自形短柱状,粒径2mm±为主,正高突起,可见两组完全解理,夹角近于90°,柱状切面上仅见一组较密集的完全解理,最高干涉色II级橙红,斜消光NgC=40°±,二轴晶(+),2V大约等于56°。 副矿物:尖晶石:1%±,褐黄~褐绿色,自形,正极高突起。正交偏光镜下为全消光,均质体。 次生矿物: 滑石:1%,淡绿色,正低突起,沿橄榄石颗粒边缘,裂缝内部分布,正 交偏光下可见为垂直裂隙壁的细小纤维晶体,I级黄及以上的干涉色。 次生变化: 橄榄石发生了弱滑石化,沿颗粒边缘及裂缝变化。 矿物形成顺序: 橄榄石,普通辉石,尖晶石—蛇纹石。 岩石名称: 中粒尖晶石二辉橄榄岩 (二)橄榄紫苏辉长岩 手标本号:105 产地:山东济南鹊山 产状:侵入岩 岩石为暗灰色,色率约55~60,半自形中粒等粒结构。矿物颗粒一般在 2-4mm 之间,块状构造。 主要矿物: 辉石:50%,褐黑色,粒状-短柱状,粒度多为2-3mm左右,可见正交的两组狭窄阶梯状解理,其上具玻璃光泽,硬度大于小刀。 斜长石:40%,灰白色,板状~板柱状,粒径2-4mm左右,可见完全解理面,少量颗粒见聚片双晶纹,玻璃光泽,硬度大于小刀。 次要矿物:橄榄石:5%,浅褐黄绿色,透明,粒度较小,1-2mm左右,无解理,硬 度大。 黑云母:≤2%,褐黑色,鳞片状,一组极完全解理,珍珠光泽强,硬度小于小刀。 岩石较新鲜,未见次生变化。 定名:中粒橄榄辉长岩。 薄片号: 结构特征:半自形中粒等粒结构,平均粒径2-3m。普通辉石与斜长石粒径近等,同为半自形,含量相近,构成典型的辉长结构,局部具反应边结构,为辉石构成橄榄石的反应边,角闪石构成辉石的反应边,显微均一构造。 构造:块状构造 主要矿物:斜长石:45%,半自形,板柱状,大小在3.5×2mm左右,无色透明,正低突起,具完全解理,聚片双晶发育,用卡钠联晶法测得牌号An=56±,为拉长石。 普通辉石:35%,短柱状,半自形,粒径约在1~3mm,单偏光下微带淡绿或淡褐黄色调。两组完全解理,夹角近90%,柱状切面见一组解理,最高干涉色II级黄,Ngc=44°,具简单双晶及聚片双晶,部分辉石内部具希列构造。 次要矿物:紫苏辉石:5%,他形~半自形粒状-短柱状,具多色性,Ng=淡绿色,Np=淡玫瑰红,可见两组正交解理,二轴晶(一),短柱状面平行消光,最高干涉色I级橙红。 橄榄石:10%,他形粒状,正高突起,有不规则裂纹,最高干涉色三极蓝绿,部分与辉石构成反应边结构。 角闪石:2%,绿黄~褐绿,多色性明显,两组完全解理,夹角56度。 黑云母:1%,片状,一组完全解理,多色性及吸收性强,Ng=绿褐色,Np=淡黄色,平行销光,最高干涉色II级红。 副矿物: 磁铁矿:≥1%,黑色,不同名,自行粒状,可呈现包裹体出现。 磷灰石:≤1%,无色透明,正中突起,一级灰干涉色,可呈包裹体。 矿物生成顺序:磷灰石-磁铁矿、橄榄石、紫苏辉石、普通辉石与拉长石、角闪石、黑云母。 岩石定名:中粒橄榄紫苏辉长岩。 (三)角闪安山岩 手标本号:No 213 产地:北京昌平 产状:熔岩层 岩石呈紫红色,斑状结构,基质为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斑晶含量10%±,成分为斜长石和角闪石,含量上各占一半。 斑晶:斜长石:4%,灰白色,板柱状,大至5mm,小至1mm,有时可见聚片双晶和完全解理; 角闪石:6%,绿黑色,长条状,大小在2-5mm左右。 基质:紫红色的隐晶质,致密,含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