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1位企业家的微电影剧本).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温暖(1位企业家的微电影剧本)

“乡土中国”纪录片—— 温 暖  她爱美。 (张淑娟照片 字幕) 她无法奔跑。 (张淑娟一瘸一拐走路) 她一直在努力。 (车间,张淑娟) 她有一个梦想。 (同期声 张淑娟:办一个残疾人学校) 她的故事和温暖有关。 (张淑娟画面定格 字幕 出片名——温暖) 浦江,位于浙江省中部。南宋年间,居住于此的郑氏家族,以孝义治家,历十五世同居共食达三百六十余年,孝义家风名冠天下,人称“江南第一家”。 浦江,也藉此以“义”闻名。 公元一千九百六十六年,张淑娟就出生在这个注重仁义的江南小县。 在那个年代,对于浦江新岭脚村这户张姓人家而言,第四个孩子张淑娟的出生,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多少欢乐。 儿时的一场大病,让家境贫寒的张淑娟由于缺医少药,发展成小儿麻痹症。从此,她成为残疾人中的一员。 尽管如此,生活的重担并没能让张淑娟能够受到额外的照顾。父亲为了让她早日挣到工分贴补家用,将她年龄虚报了四岁。 大队放牛娃的队伍里,从此多了一瘸一拐的瘦弱女孩。 年幼的张淑娟明白,她的人生,即便如何的艰难,都要依靠她自己行走。 在这样的行走中,张淑娟记住了所有曾经帮助过她的人,记得她人生道路中的每一份温暖。 (同期声,张淑娟讲述曾经帮助她的人) (出片花) 今天的张淑娟,已经创办起了自己的企业——浙江浦江兴通工艺品有限公司。 她和她的企业,拥有了一大堆光环。 (画面:各种荣誉证书) 说起成功,张淑娟不愿谈及她个人的努力,她更愿意归功于所有帮助过的人。 (张淑娟同期声) 高中毕业的她,很多企业因为她的残疾拒绝了她工作的要求。是浦江县花边厂凭着她的考试成绩,优先录取了她,又破格把她转为正式职工。 1994年,花边厂破产,张淑娟下岗。当张淑娟开始自己创业,创办兴通公司的前身——家庭花边加工点时,她的创业资金中,甚至还有同样困难的姐妹们借给她的三百元。 她也感恩客户。 残疾的她在创业伊始,骑着自行车联系加工点,无数次连车带人摔倒在山区小道上。上海、杭州、苏州的写字楼里,那些集团、大公司惊讶于一瘸一拐、自带干粮的张淑娟,将订单信任地交到她手里。张淑娟觉得,所有的这些人、这些企业都是她的恩人,都让她感到温暖。 2013年,北京的孙国林教授,为张淑娟的创业精神所感动,谢绝了所有申请合作的企业和投资商,将自己列入“国家十一五技术支撑计划”、“国家十二五大力推广项目”的科研成果——“微胶囊相变材料”转让给她的企业。 从政协委员到人大代表、从自强明星到全国残运会的火炬手,从资助三百元的普通人到今天转让成果的张教授,张淑娟觉得,这个社会给予了她太多的温暖。 她要用温暖来回报温暖。 (出片花) 张淑娟二十年前创办的兴通公司,现在已经发展成一家年销售额上亿,产品销售遍及欧美、日韩和东南亚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 在张淑娟的理想中,她不愿她的企业仅仅是一家生产利润的企业。 她的理想,是这家企业也能够和她的主导产品——每一床被子,每一件面料一样,能够给这个社会传递温暖。 张淑娟知道残疾人就业的困难,她的企业,让两百多位残疾人直接或间接实现了就业。 她在自己的企业建起了浙江省残疾人扶贫基地。 企业的一百五十多个联营加工点中,张淑娟优先让残疾人家庭加入。这些残疾人通过张淑娟安排的来料加工,摆脱了单纯的救助,走上了创业自强致富的道路。 今天,张淑娟又有了新的梦想。她准备通过融资和寻找合作伙伴,把孙教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智能恒温被”,让这个世界的“温暖”能够永恒,让企业能够更上一层楼,实现她更多未竟的理想。 (张淑娟同期声,介绍理想) 张淑娟,一位温暖的使者。 (全片终)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