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岩石地貌学-丹霞地貌
就丹霞地貌的发展
浅论“岩石地貌学”的分类和命名
崔之久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系,中国 北京 100871)
提 要:丹霞地貌在中国分布广泛,它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分类和命名,而这种分类不论是从科学上还是从应用上,都是十分必要的。丹霞地貌学的发展形势在国内是超前的,在国际上也是少有的。但岩石地貌有以地名命名,有以地貌类型命名,这种命名原则都符合地貌学传统,都已被专业和非专业人士所接受。然而岩石地貌分类和命名各行其事是客观存在的,这带来某些混乱。如果能用一种共同的原则,使其系统化、标准化,则是岩石地貌学发展所需,它将使现有的各种岩石地貌名称归入同一系统。笔者认为可采取地名+地貌类型的“双重命名法”和“多重命名法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丹霞地貌,岩石地貌,分类,命名
1 丹霞地貌学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地质学家陈国达教授(现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在对广东仁化丹霞山及华南红层地貌作了大量研究之后,便以最具代表性的丹霞山命名了红层地貌的一个特殊类型——“丹霞地貌”。这一命名是岩石地貌学研究的一个创见,它虽然限指红色砂砾岩上发育的地貌类型,但却同时突出了它在岩石地貌学研究中的地位,唤起了地貌学家对它更多的注意。事实也确是如此,从那以后,尤其是80年代以来,丹霞地貌研究引起了地学界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旅游管理部门和有关风景区的很大兴趣。90年代初,以黄进教授为代表的研究者们发起成立的“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可以说是一个产研结合的学术、科普和开发性群众组织,这样的由不同学科的学者、政府官员、风景区管理人员甚至旅游企业家组成的研究组织在中国是少有的。它也是一个某种形式上把科研成果转变成生产力的融合组织,为中国地貌学的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以开发养科研、促科研。因此,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中代表人物是中山大学已75岁高龄的黄进教授,他的足迹已踏遍了中国的东西南北,考察了450余处丹霞地貌,他对丹霞地貌研究事业的执著态度和奉献精神令人钦佩和敬仰,他的事迹不仅在地学界而且在很广泛的范围为人所知。他们卓有成效的工作加上各地学者的努力,在不到10年时间里,召开了6届讨论会,出版了6本论文集,发表了近200篇论文,这样一种发展形势在国内是超前的,在国际上也是少有的。我为他们的成就而感到高兴,也为在纪念丹霞地貌研究会成立十周年之前写这篇文章而感到高兴。
2 岩石地貌分类的问题
从地貌学分类上看,一直有“构造地貌”和“岩石地貌”两大类的划分。岩石地貌学中石灰岩、砂岩、砂砾岩、花岗岩、流纹岩、玄武岩以至黄土和杂色河湖相层皆有各自独特的属性和地貌造型。在许多地方,以地貌为主体的风景资源都已经或正在成为重要的旅游景区或景点。而丹霞地貌不但造型奇特——这也许是各类岩石地貌共有的——而它鲜明的红色则是其他各类地貌所没有的,也许这正是它受到人们普遍地关注而“鹤立鸡群”的原因。在国外如美国的犹他州、阿利桑那州也有类似的地貌,但没有特别的命名。红层和丹霞地貌在中国分布广泛,据黄进统计已超过500处,它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分类和命名,而这种分类不论是从科学上还是从应用上,都是十分必要的。所以中国成为“丹霞地貌”的诞生地是很自然的。
从分类和旅游开发的角度看,在国内与丹霞地貌并列的(但知名度和分布范围不及丹霞地貌)有张家界地貌和嶂石岩地貌,当然还有桂林和路南的石灰岩地貌(前者以山水和峰林、峰丛,后者以石林著称)以及云南元谋和西藏札达土林地貌等。显然,前三者和后二者的命名原则是不同的,虽然它们都是岩石地貌,但前者是以地名(丹霞地貌还有红色的内涵)命名,后者是以地貌类型命名。这种命名原则都符合地貌学传统,都已被专业和非专业人士所接受。然而这也确实带来某些混乱,作者也深感如果把它们统一起来,可能只具有学术意义,而不一定会被非专业人士所接受。但若假以时间,在实践中两部分人或两种习惯势力也可能会互相接近而趋于统一。
命名混乱表现在:如“丹霞地貌”是以地名命名,也赋予色彩的涵义。“嶂石岩地貌”也是以地名命名,多少也具有状似屏障之形态涵义。这是地名所赋予的有地貌意义的外延涵义。而“张家界地貌”,除地名以外就很难有其他涵义了。可见以上三者除对此已熟知的人以外,其他人从名称上看就不知是什么涵义了。如果要作更广泛的对外介绍就应该有系统、规范而明确的分类命名。又如,峰林、峰丛地貌发育在桂林地区(这是世界上发育最典型的,而且已经被国际同行接受的),但并无“桂林地貌”一词。而云南的石林,也多被称之为“路南石林”,而从未有“路南地貌”一词。 再如,“黄土丘陵”也是以岩石命名的地貌名词,而从未冠以任何地名。由上可见,岩石地貌分类和命名各行其事是客观存在的。如果能用一种共同的原则,使其系统化、标准化,则是岩石地貌学发展所需,它将使现有的各种岩石地貌名称归入同一系统。
当然,用地名划分和命名地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