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公开的组织保障.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审判公开的组织保障

审判公开制度的组织保障 一、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 人民陪审制在司法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对待陪审制度存在不同的观点,有的主张废除陪审制度,有的主张维护现状,有的主张对陪审制度进行改革完善。笔者认为,人民陪审制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予进行改革和完善。人民陪审制是司法民主的需要,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重要途径。人民群众参与陪审,分享审判权,对法官的审判权进行分权制约,有利于防止司法专横,也可以防止司法权受行政权左右,保障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人民陪审制既可以利用公众的智慧,正确处理日益复杂的案件,也可以对民主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消除公众的不满情绪。 (一)完善人民陪审员的任职资格和产生方式 《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23岁的公民,可以被选举为人民陪审员,但是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而《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则明确规定,担任人民陪审员一般应当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明显提高了任职资格的条件。由于《决定》在法律位阶上低于法院组织法,其明显违背了法院组织法。从司法需求来看,任职资格的提高确实有助于提高人民陪审员的素质,增强其参与案件审理的积极性,保证案件审判的质量,但明显违背了陪审制设置的初衷,即使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案件审判、保证司法的民主性。学历的要求实际上剥夺了许多人充当陪审员的资格,尤其是占绝大多数的农民,无法保障陪审制的广泛参与性。从国外立法来看,均未对陪审员的资格进行学历的限制,任职资格要求都很低:英国把对英语的掌握不够作为撤销传唤某人担任陪审员的传票的条件;美国要求陪审员阅读、书写、理解英语能够达到令人满意地填写陪审员资格表,能够讲英语;法国要求陪审员能够阅读和书写法语;俄罗斯要求陪审员懂俄语;日本要求裁判员完成义务教育或者有义务教育同等学历。之所以对陪审员的任职资格要求很低是因为陪审员资格的基础是公民权或者说是选举权,与学历并无联系。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对《决定》进行修改,使其与《人民法院组织法》保持一致,充分体现人民陪审员来源的广泛性。此外,针对涉及专业性较强的案件,如金融纠纷、知识产权案件、证券期货等案件,可以选用专家型的陪审员,以适应具体案件的需要,增强陪审效果。 《决定》规定,人民陪审员的任期是5年。任期制虽然使陪审员容易监管,但也容易出现固定化、官僚化,使人民陪审员成为法院的“专职陪审法官”、“编外法官”,无法保证陪审员的广泛代表性。司法实践中,许多法官倾向于固定选择富有陪审经验的法官,缩小了参与陪审的人员范围,从而影响了广大群众参与案件审判的积极性,无法发挥陪审制应有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陪审制度既可能是贵族性质的,也有可能是民主性质的,这要依陪审员所在的阶级而定”,陪审员如果官僚化,陪审的民主性质便荡然无存了。为此,笔者建议缩短人民陪审团的任职期限,以一年为宜,且不得连选连任。 《决定》第八条明确规定,人民陪审员的产生一般要经过五个步骤:单位推荐、本人申请、上级审查、院长提出、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不被通过,便不能被任命为人民陪审员。这种行政色彩浓厚的遴选方式使得一般民众被任命为人民陪审员变得困难。虽然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公安司法人员和律师不能担任陪审员,但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公安司法人员以外的其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政协委员等都可以担任人民陪审员。司法实践中,很多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均被任命为人民陪审员,这些人员身兼两职,既要承担日常的工作又要担任人民陪审员,极易产生角色的冲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既要行使陪审权,但同时又具有对案件审理进行监督、对陪审员进行考察的权利;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使审判权,使得行政工作与审判工作合二为一,权力难以达到制约,极易产生滥用的危害。因此,应该淡化陪审员遴选程序中的行政色彩,对申请担任人民陪审员的,一般情形下单位都应该准许,上级、法院院长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常只应该进行形式审查,对于符合担任人民陪审员条件的,一律应该准许。同时,立法上应该明确规定,应该限制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以及政协委员担任人民陪审员,以免导致角色冲突,从而影响法院公正行使审判权。 (二)明确适用陪审制的案件范围 现行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即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可以实行人民陪审员制度,也可以不实行,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这一弹性较大的条款使得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不易把握。《决定》规定两类案件可以适用陪审制,即社会影响较大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和刑事案件被告人、民事案件原告或者被告、行政案件原告申请由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审判的案件。但何谓“社会影响较大”、是否所有的案件均可申请人民陪审员参与审判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