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治疗工作概念.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家庭治疗的工作概念 邹政 一.人际情景 家庭治疗的基本假设认为人是其所处情境的产物。个人的行为深受与其他家庭成员互动的影响。 尽管家庭治疗师先关注的情境是行为,人际环境,家庭影响,工作,交友和外部文化环境都不容忽视。 情景的临床意义: 二.互补性 互补性指的是各种关系具有一定互惠的特点。在每种关系中,一个人的行为是和别人密切相关的。 治疗师可以帮助家庭成员度过批评-和批评带来的无力感觉,通过指出他们行为的互补性。“你越唠叨,他越忽略你;你越忽略她,她越唠叨。” 三.循环因果 四.三角化 三角化能够稳定关系,也会冻结冲突。不是所有的关系都涉及第三方,但大多数有。 例如一个4岁的孩子“很麻烦”。常常有一对教子无方的父母。假设治疗师会面4岁孩子和父母之后发现真正的问题是缺乏管束,母亲抱怨孩子从来不听她的话,父亲点头同意,父母看似希望得到建议去处理这个问题。但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有不良行为的孩子常常是站在父母中一方的肩膀上。当孩子持续不听话,常常意味着父母在制定规则和怎样强化规则上有冲突。 三角关系 在人际系统中最直接的关系是两个人的关系,但是两个人的系统是不稳定的。当系统存在焦虑时,第三个人的参与能减少两个人之间的焦虑以维持稳定,因为两人焦虑分散到三个人的关系中。三角关系是情感系统的基本分子,是最小的稳定的关系单位。 三角关系 三角关系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一个平衡的两人关系会因为增加第三人而失去平衡。例如和谐的婚姻在孩子出生后出现矛盾。(2)一个平衡的两人关系会因为第三人的离去而失去平衡。例如孩子离家念书,父母婚姻的不和谐增加。(3)一个不平衡的两人关系会因为增加第三人而达到平衡。有矛盾的夫妻在孩子出生后把他们的焦虑投注在孩子身上。(4)一个不平衡的两人关系会因为第三人的离开而达到平衡。在矛盾中支持某一方的人的离开,会使得矛盾减少。 三角关系 家庭的分化程度越低,三角关系对于维持情感的平衡就越为重要。如果焦虑很低,即使在分化水平很低的家庭中,三角关系中的三个人也可以作为三个独立的个体执行其情感功能。但当应激出现时 ,焦虑增加,三角关系很容易就被激活。尤其在非同寻常的混乱时期,太多的三角关系处于强烈的活跃状态以至于很难在家庭的运作过程中觉察出任何的次序。而在分化很好的家庭中,在压力很高的情况下,人们仍可以维持情感的分离,系统的平衡不是依赖三角关系。 三角关系 从母子共生现象的概念扩展到包括父亲的角色,引发三角化的概念。 在治疗中BOWEN受困于成员之间的强烈情绪反应,将他拖入不分化的家庭自我混乱的中心,协调、中立、客观,关注过程而非内容。 如果关系压力不能维持在原先的关系中,它有可能激发出越来越多的三角。 建立自我分化的最好方法是与父母双方、与尽可能多的延伸家庭的成员发展诚实的个人关系。 Bowen认为在家庭中出现紧张的时候,那个最缺乏分化能力的人最容易被扯进来缓解紧张。并且三角关系不限于家庭,朋友、亲戚和治疗师都会被带入矛盾。在压力存在时,家庭越大,其中就有越多的内部三角;一个问题会涉及多个三角,家庭成员也越来越卷入矛盾。这是因为当焦虑驱动的三角关系特别强烈时,三角运动会以连锁的方式将其他三角牵涉进来。三角过程参与构筑人的情绪系统。有些时候,三角可以缓解焦虑。但是,第三个人的加入也不是总会减少家庭中的压力,压力减少与否和这些人的分化力有关系。一个人的分化水平越高,就越能很好地控制焦虑,而不受三角过程的制约和驱使。但焦虑太高的时候,任何人或任何人群都会启动三角关系。三角过程实际上是情绪系统的特征。 家庭三角化的表现 夫妻冲突剧烈导致孩子不偏向,孩子因为对父母一方的心烦意乱很敏感,从而陷入三角关系并开始以某种方式付诸行动,比如自己生病或网瘾 夫妻关系冷漠,注重感情的一方因为对方的疏远,转而追随他的孩子。导致孩子与一方结成联盟 夫妻之间暗藏冲突,孩子表现敏感,身体问题被家人夸大,家人带其四处求医. 五.家庭结构 家庭的结构由子系统组成(subsystem):个人次系统、夫妻次系统、亲子次系统、手足次系统、祖父母与孙次系统 决定于代际、性别、功能 被人际界限所划分,界限保护了家庭和子系统的独立自主 家庭结构 是指家人通常相处的互动模式,是家庭中一组无形的功能需求 这些重复出现的互动模式形成了家庭系统的基础,决定了家庭成员间的联结(何时、何处联结和跟谁联结) 互动模式规范、约束了家庭成员的行为(一般性的和特殊性的) 家庭界限(boundary) 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但各自有自己的界限 家庭内界限的清晰度是评估家庭功能的一个有效变数 适当的家庭功能,次系统的界限应该是清楚的 界限模糊不清易导致各种家庭问题 六.过程/内容 聚焦在沟通的过程即人们怎么说话,而不是内容即说了什么,可能是家庭治疗师要作的最有成效的改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