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善养吾浩然之气.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疏通文意,并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哲学思想。 2.了解本文时代背景,并体会孟子的思想活动与政治主张。 3. 引导学生掌握本文艺术特色,进而了解孟子散文的风格和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掌握本文生动形象的说理方法,理解孟子思想核心:“取义”、“养气”。 2、难点:理解文中表现出的与孔子同中有异的孟子道德理想与人格力量。 作者生平 亚圣;孔孟 “性善论”;“养气说” 《孟子》七篇 百家争鸣 孟母三迁 “心性论”要点 性善与四端 背景介绍 战国中期,合纵联横,互相攻伐 仁政学说不被采纳,退居讲学 中心思想:“仁义” 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 思想、个性修养等 “四书”之一 内容述评 题目中的“浩然之气” 各家说法 “动心与否”之议 第5-6段: “气” 第7-8段: 告子的不动心 。 第9-10段: 公孙丑追问:志为气之师,“持志”即可,何必又说“无暴其气”呢?。 第11-16段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文章主题 修养中如何处理心与身、志与气的关系以及如何从别人的言辞中体察心志等。 “持其志,无暴其气” 洞悉任何言辞和人心。 “文以气为主”。 难点讨论 试分析本文的论证层次与 说理艺术。 艺术特色 语录体散文。 感情强烈,气势充沛,文笔犀利,论辩有力 论证手法灵活善变 善用譬喻,形象生动,增强说服力 文辞铺陈扬厉,句式善用排偶,酣畅淋漓。 资料链接(一) 对孟子文章的相关评论 苏辙:“今观其文章,宽厚弘博,冲呼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 刘熙载:“文有本位,孟子于本位毅然不避。”(《艺概》) 赵岐:“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孟子章句·题辞》) 资料链接(二) 其他参考文献 (一)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二) 刘述先:孟子心性论的再反思 (三) 谭家健:《孟子》散文的艺术特征 * * * 孟子 孟母断机 孟母林 义利之辨 养气与成德 道德天 文章分析 以引出“不动心”之“道” 第1-4段: 1.养勇(北宫黝,孟施舍) 守气 2.大勇(曾子) 守约 论证思路: 不得于言,勿求于心。 不得于心,勿求于气 。 “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 专问孟子“不动心”之法 “浩然” “知言” * *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