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朝阳涌黑臭水体生物修复试验
朝阳涌黑臭水体生物修复试验
论文作者:刘军 刘志标2 李青2 陈洽群1 刘斌1
摘要:通过底泥生物氧化、水体生物修复、河涌生态恢复等生物修复技术,对广州市白云区朝阳涌黑臭河道水体进行治理。结果表明,在每天进水流量1800~2300 m3,水力停留时间为2.17~2.78 d的高负荷 工业 废水和生活污水冲量情况下,通过生物治理,消除了上游预处理河段水体黑臭现象,使中下游 自然 潮汐状况下水体洁净好氧。表明在一定污水流量情况下对城市黑臭河涌进行生物治理,能有效地消除水体黑臭、延长河涌生物链、增加水体生物多样性、提高河涌水体自净能力,为城市黑臭河涌治理和养护提供了切实可行的 方法 。
关键词:黑臭河道 生物修复 生态恢复 底泥生物氧化
Keywords: Black-odor river Bioremediation Ecological-mediation Bbiologic oxidation of the sediment in the river
河涌黑臭是我国城市河网的一个普遍现象,严重 影响 居民生活、城市形象和生态环境,治理黑臭河涌已成为城市水环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修复是环境工程领域刚刚兴起的一门新技术,已成功 应用 于土壤、地下水、河道和近海洋面的污染治理[1~5]。为了进一步探索华南地区高负荷污水流量和潮汐状况下的黑臭河涌生物治理技术,在广州市白云区朝阳涌进行了黑臭水体生物修复试验。
1 试验河涌和测试方法
1.1 试验河涌
朝阳涌位于广州市白云区石井街,为感潮河涌全长3200 m,平均宽度5.8 m,平均底泥深度0.9 m。由于上游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入河涌,近十年来河涌一直处于黑臭状态。
1.2 试验方法及工艺参数
从红星工业区第1排放口向广花高速公路方向,人工垒坝截流875 m作为预处理河段,人工截流使预处理河段水位稳定在0.8~1.1 m以上,总水量为5000 m3 左右,每天上游排放污水1800~2300 m3,平均水力停留时间为2.17~2.78 d。预处理河段下游为自然潮汐河段,人工坝上留有泄洪孔,以便在暴雨和上游污水排放量加大情况下,直接排入潮汐河段(见图1)。
1.3 预处理河段处理方法
红星工业区第1排放口前放养凤眼莲,同时在凤眼莲下悬挂2~3 m3生物填料,设置射流式增氧机1台(1.10 kW,每台增氧量为3.5 kg/h)地埋式生物反应器1套;红星工业区第2排放口设置接触氧化池1套;预处理河段布置5台水车式增氧机,其中1台为永久性增氧设施(1.50 kW,增氧量为2.6 kg/h),4台为临时性增氧设施(0.75 kW,增氧量为1.5 kg/h)(见图1)。
1.4 药物处理方法
药物处理分3个阶段。
第一阶段:底泥生物氧化 60 d(8月23日~10月23日)
利用河道底泥接种专业培养基,定向扩增河涌土著微生物,制成土著微生物培养液,将微生物培养液(细菌含量1×106pic/mL),和一定量共代谢底物等辅助药物一起共250 kg,加上6.6加仑Bio-energizer生物促生液(简称BE,美国普罗生物技术公司生产)、3.3加仑Micatrol生物解毒剂(简称MIC,美国普罗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用黑臭河水稀释混合后,直接喷射于河涌底泥内,以促进河涌底泥生物氧化。此过程连续进行5 d后,采用上述方法连续30 d向河涌底泥喷洒3.3加仑/d BE,然后将剂量减半,连续25 d进行底泥生物氧化。
第二阶段:水体生物修复 30 d(10月24日~11月24日)
在第一阶段底泥生物氧化基础上,连续30 d在预处理河段均匀泼洒2加仑/d BE和50 kg微生物培养液,同时启动水体增氧设施,药物使用量根据当天污水流量和污水CODcr、NH3-N等指标作适当调整。随着水体好转将药物剂量使用量降至0.5加仑/d,至第二阶段结束。
第三阶段:河涌生态恢复 20 d(11月25日~12月15日)
按照污水排放量,每天向红星工业区第1、第2排放口投加25 mg/L微生物培养液和2 mg/L BE、1 mg/L MIC,每周向预处理河段均匀泼洒2加仑BE,根据当天污水流量和污水CODcr、NH3-N等指标适当调整BE剂量或采用其他应急措施。
1.5 采样点及采样方法
水体采样点分别位于红星工业区第1排放口(1#)、红星工业区第2排放口上游(2#)、红星工业区第2排放口下游(3#)、木桥(4#)、高速公路(5#)、朝丰路桥上游(6#),用500 mL取样瓶直接取样,并于当天测定各项指标。(见图1)
底泥采样点同水体,用自制底泥采样器(直径15 cm玻璃柱)取河床表面20 cm泥柱,在30 ℃烘箱24 h烘干,取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