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总结和概括--北京刘润.doc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进行总结和概括--北京刘润

如何进行总结和概括 刘 润 在平常的练习和考试中,学生答题经常出现下列一些问题:答案少点,答非所问,似是而非,车轱辘话,更有一些学生根本读不懂文章,答题无从下手。学生存在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一,语言的表达能力有问题,表述不到位。二,语文的知识点不全,不是按知识点回答问题。三,不能按分值、按要求设置答案个数,思路不清晰。四,应用能力有问题,知识点和解题方法不能灵活应用。当然还有其它原因,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分析、归纳、概括的方法。这里,就重点谈一谈如何进行总结和概括。 分析、归纳、概括的方法是做到无障碍阅读的重要方法,是帮助我们阅读、甚至快速阅读的方法,也是帮助我们提升分析问题能力的方法,也是对文章信息内容进行整合的方法。这些都是一个学生具有创新能力的基础,包括个性化阅读,有了这些方法就会做得更好。理所当然,在能力提升的前提下,答题只是简单的事情,所以它也是准确答题的方法,甚至比答案还准确、还详细、还具体。 一,利用文章中抒情性、议论性、总结性、概括性的语句进行总结和概括。 在讲座中,总有学生说读不懂文章,我就问他们什么是读懂,他们说读懂就是知道在写什么,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知道文章的中心思想。我就问他们,文章主要内容、中心思想是文章中什么样的语句? 培养学生的能力,就是要引导他们自己发现和思考。学生发现了文章中抒情性、议论性、总结性、概括性的语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中心思想,也就不会出现读不懂的问题了。解决了读不懂的问题,再去解决读不深的问题就简单了,因为知道了文章的主旨,就有了阅读的高度,可以提纲挈领、总揽全局,这是文章阅读的大语境。从主旨入手,就能够帮助我们读得深。下文会有内容涉及解读读得深的问题。 解题举例如下: 莫言:中国土地上的语言奇迹 面对如此残酷的伤痛记忆,莫言并没有使自己的小说变成“伤痕文学”,而是一种充满了民间性的“欢乐文学”。   我至今还记得,当初读到莫言的《欢乐》《粮食》《天堂蒜薹之歌》等小说时的情境。饥荒的年代,一位农妇偷偷将生产队的豆子完整地吞进肚子,回家后再将豆子呕吐出来,喂给饥饿的孩子和濒死的婆婆,自己“死蛇一样躺在草上,幸福地看着他们围着瓦盆抢食”。   读到这里,我的确忍不住要流眼泪,接下来的情节却让我忍俊不禁:农妇的“血骂”铺天盖地,将自己和辱骂的对象一起贬低为畜生和肉体器官,一股戏谑的民间语言的风暴扑面而来。当我正准备哈哈大笑起来的时候,天堂乡的盲歌手张扣的歌声又响了起来:“乡亲们种蒜薹发家致富/惹恼了一大群红眼虎狼/收税的派捐的成群结对/欺压得众百姓哭爹叫娘……”是这些充满伤痛的底层经验,充满民间智慧的叙事语言,充满想象力的叙事风格,刺激我写下了《文学与民间性——莫言小说里的中国经验》那篇长文。 问题一:“语言奇迹”的含义是什么? 一些不会利用文章中抒情性、议论性、总结性、概括性的语言的同学,使用记叙性语言去描述,而不是去议论,其实,答题大多就是在写微型的只有观点的议论文,而不是记叙文。一定要让学生明白自己要干什么,使用什么样的工具,这是能力的基本方面。 那么为什么文章中抒情性、议论性、总结性、概括性的语句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或者主要内容? 在五大表达方式:描写、记叙、说明、议论和抒情中,议论和抒情最能直接表达文章的思想和感情,这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所在,描写、记叙、说明只是为了表达的需要而与议论和抒情相结合,比如借事抒情、借古抒情、借物抒情、借景抒情等。如果描写、记叙、说明不围绕议论和抒情展开,文章就是骨肉分离了。比如下面这首诗歌: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 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 诗歌的颈联就是诗歌的主旨所在,“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中的“相思”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这个主旨确定之后,所有的语言都是围绕它展开的,比如“柴荆”表达的思想感情与主旨联系起来,就是因为无法找到梅花感到失落,相思无法借梅花表达而对梅花感到失望,所以气恼地把梅花比作“柴荆”,第九题的答案就不会少了这些要点。 明白了这些,回到解题举例上,我们能很快地找到问题的答案。答题,有了总结和概括的方法,有时不需要通读全文,直接就能找到答案,省去很多阅读的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