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导纳的图像加密算法的研究》开题报告.docVIP

《基于导纳的图像加密算法的研究》开题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导纳的图像加密算法的研究》开题报告.doc

  《基于导纳的图像加密算法的研究》开题报告 选题依据(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研究的学术价值及应用价值)   1.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系统、分布式多媒体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字图像的传输。多媒体通信逐渐成为人们之间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通过网络,人们可以很方便的进行工作和学习,实现资源共享也变得方便易行。然而,随着传输和接受设备的发展,通过无线电和一般的通信网络非法获取数据已经变得越来越容易。经常会吸引各种人为攻击,包括信息窃取、数据篡改、数据删添、病毒攻击等,给信息拥有者造成巨大的损失。信息安全俨然成为通信领域的一个严峻难题,解决信息安全传输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对其采用加密技术。   从70年代以来,密码学有了迅速的发展,已有的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3DES、RSA(Rivest Shamir Adleman)等加密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脆弱性。传统的加密技术大部分是针对文本信息,抗破译不强。所以,大量针对图像的加密算法被提出。考虑到图像信息的特征,目前发展的图像加密系统主要有加密的同时有数据压缩及只有加密而无数据压缩两类。而按加密的对象来分,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对图像数据进行加密;另一类则是对图像数据编码的辅助信息进行加密,如应用DNA编码信息结合混沌动力系统加密图像数据。混沌密码学是一种新的密码加密算法。具有简单、高效、安全等优点,已成为密码学的研究热点。   同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相比,混沌系统有其独特的特征,如随机性、有界性、各态遍历性以及对初值的敏感性。由于混沌系统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人们一直难于驾驭混沌系统。直到上世纪90年代,OGY方法和P-C同步方法的出现,并且分别在带状磁弹体和电子线路中得到验证,由此揭开了混沌控制研究的序幕,各种混沌的方法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目前,混沌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   l 基于多混沌系统的的高速高强度混沌密码;   l 混沌系统的数字化实现问题极其在密码学构造新的流密码和分组密码;   l 混沌通信(混沌调制、混沌键控、混沌扩频、混沌掩盖);   混沌系统的特征和许多密码学的特征相联系,可见混沌系统是一种天然的密码系统。   生命信息的遗传物质-DNA序列,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利用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和碱基互补配对的性质,将要处理的问题映射到DNA分子;然后再生物酶的作用下,通过可控的生化反应问题的解空间;最后利用各种现代分子生物技术,聚合酶连反应PCR、聚合重复放大技术POA、超声波降解、亲和层析、分子纯化、电泳、磁珠分离等手段破获运算结果。如果说电子计算机是物理芯片计算机,那么DNA计算机则是化学反应计算机。和传统的电子计算机相比,DNA计算机有高度的并行性、容量大、耗能低等优点。   DNA编码技术主要解决了数据相关性强的问题,图像通过编码压缩后从统计学的角度看就是数据的相关性尽可能的低。图像编码以信息论为基础,图像编码的方法主要有信息保存型和信息损失型,本文所研究的就是基于混沌系统的图像加密技术。图像存在一定的冗余度,在保证视觉效果的前提下,消除冗余,减少了一幅图像的数据量,方便了图像的存储、处理和传输。   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当前DNA加密技术已经应用到加密领域,并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如Reif等科学家认为,每克DNA就含有大约 个核苷酸,按照四进制编码,就可以看做是大约 字节。高容量的存储密度非常适合加密,Celland等人用DNA微点实现了信息隐藏,把著名的的 J une 6 invasion : Normandy 隐藏到DNA 微点中。Catherine提出了一种基于DNA微粒的信息隐藏方法,并且用DNA微粒隐藏信息的方法实现对信息的保护[9]。例如,字母A可以用生物操作表示成DNA序列GGT。很显然,这种方法是难于实现的,并且它不适合于图像的加密。Gehani提出一种基于DNA串的一次一密的图像加密算法[10],Gehani的算法是有效的,但是这个加密过程必须通过复杂的生物实验操作才能完成。事实上,由于高端技术的实验设备,计算精度的限制以及灵敏的实验环境,目前的DNA加密系统研究仍是理论多于实践[5-11]。最近,Ning提出了一种伪DNA加密方案[11],Ning的方法不仅具有好的加密效果,而且在加密的过程中不需要复杂的生物操作,大大的提高了算法的效率,但是该方法只能实现字符信息的加密。   基于混沌的图像加密方式总体上可以划分为扰乱图像像素值和置乱图像像素位置两大类,从而达到图像加密的目的。由于混沌系统对于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特性,对于同一个混沌系统,存在微小差异的初始条件,也会很快产生完全不相关的混沌序列,因此基于混沌的图像加密方式具有较好的安全特性。   现有图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