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教学中换热器与吸收塔操作型计算的类比分析.docVIP

化工原理教学中换热器与吸收塔操作型计算的类比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工原理教学中换热器与吸收塔操作型计算的类比分析.doc

  化工原理教学中换热器与吸收塔操作型计算的类比分析 [摘 要]类比教学法在化工原理教学中的应用备受人们关注。通过对换热器与吸收塔操作型计算的类比分析,加深学生对过程的理解,拓宽思维的空间,掌握过程的本质,化难为易、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使学生在学习中易学好记,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中国 9/vie   [关键词]化工原理;类比教学法;换热器;吸收塔;操作型计算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 2095-3437(2017)02-0078-02   化工原理是一门重要的工程技术基础课程,是我院应用化学、环境工程、制药工程、材料科学等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课,主要讲述化工生产过程中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典型设备的结构、操作性能及设计计算。[1][2]该课程具有公式多、概念多、计算量大、系统性差、知识面广、内容抽象、应用性强等特点,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困难。[3][4]面对这些问题,许多教师在化工原理教学过程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以换热器与吸收塔操作型计算为例,探讨类比法在化工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类比教学法的含义   类比教学法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对事物之间的异同进行对照分析的一种思维过程,是把相似或相近的事物进行比较归纳,更好地认识事物之间的个性和共性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法强调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探究新知识,促进对新知识的迁移、认识,建立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深化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   二、换热器与吸收塔操作型计算的类比   化工原理的计算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设计型计算,即根据要求的生产任务计算合适的过程及设备;另一类是操作型计算,即对某个过程或已有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完成的任务进行计算或者核定某些操作参数。操作型计算变量多,变量之间的关系往往又是非线性的,知识应用灵活、计算复杂。[5]操作型计算的关键有三点:一是无论原工况还是新工况,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总是要满足的;二是要明确比较、计算的标准;三是计算得到的数值要与给定的条件相符合。[6]传热是一个重要的化工单元操作,换热器的操作型计算是化工原理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实际化工生产过程中,换热器的操作型计算问题是经常遇到的。例如判断一个现有换热器对指定的生产任务是否适用;或者预测某些参数的变化对换热器传热能力的影响等。根据具体条件的不同,换热器操作型计算分为两种(以热流体冷却为例):第一种是已知qm1、Cp1、T1、流向、qm2、Cp2、t1、A,求T2、t2;第二种是已知qm1、Cp1、T1、T2、t1、Cp2、流向、A,求qm2、t2。以第一种换热器操作型计算为例,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热量衡算方程和传热过程的特征方程,即:   Q=qm1Cp1(T1-T2)=qm2Cp2(t2-t1) (1)   Q=KAΔtm (2)   理论上来说,联立求解方程组(1)、(2),便可得到T2、t2。关键是方程(2)为非线性方程,不能直接求解,只能用迭代法。即先假设冷流体出口温度t2,由式(1)计算T2,再由式(2)计算A*,如果计算值A*与已知的A相符,则计算结果正确。否则,应修正设定值t2,重新计算,直到A*与已知的A相符为止。为了避免繁琐的迭代,必须通过适当的数学变换,使方程(2)转变为线性方程。这样便出现了消元法和假设Δt12Δt2 (Δt22Δt1),用■ 代替Δtm的计算方法,该法最后必须要验证Δt12Δt2 (Δt22Δt1)是否成立,如果Δt12Δt2(Δt22Δt1)不成立,则该法无效。此外还可采用传热单元数法,如果qm1Cp1= qm2Cp2,则操作线与对角线T=t平行,Δtm= T1-t2= T2-t1,联立求解方程组(1)、(2),便可得到T2、t2。由于热量传递相对简单,学生也比较熟悉,对换热器操作型计算的学习并不感到十分困难。但我们发现,学生对于吸收及有关传质过程难以理解。因此,我们就利用传质与传热的类似性,进行类比讲解,温故知新,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使较为复杂的有关传质过程的内容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是:首先把有关换热器操作型计算的内容总结整理成表格的形式用PPT展示(见表1),然后把吸收塔设计型计算的条件、目的、衡算方程、特征方程、计算方法等通过板书的形式与换热器设计型计算进行逐项比较、讲解、分析、推理、概括、综合,在两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能力,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对新知识的迁移、认识,避免繁杂而枯燥的数学推导,化难为易,使学生愉快地自主学习,掌握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通过列表比较使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表1 换热器与吸收塔操作型计算的比较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