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口服氯胺酮在小儿整形烧伤换药中的应用
口服氯胺酮在小儿整形烧伤换药中的应用
作者:周庆红,蔡兴东,贺大银,邓海燕
【关键词】 氯胺酮
氯胺酮是一种强效麻醉剂,具有诱导快、镇痛效果确切、多径路使用、操作方便等优点,注射用的氯胺酮给小儿口服作为术前给药,达到镇静、催眠、止痛作用[1]。我科自2002年6月以来对部分整形术后及烧伤小儿换药前口服氯胺酮镇痛,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 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51例,男31例,女20例,年龄10个月~8岁,体重8~26kg。整形术后拆线者16例,其余均为烧伤患儿,烧伤面积10%~40%,平均(18±2.5)%。烧伤患儿均平稳度过休克期,所有病例无心肺合并症。
1.2 方法 患儿换药前禁饮食4~6h,术前皮下注射东莨菪碱0.006mg/kg。氯胺酮6~10mg/kg用橙汁或糖水稀释成容积为0.2~0.3ml/kg的混合液,换药前一次口服,服药后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有无舌后坠、呕吐、口腔分泌物、有无躁动、有无精神症状及意识变化。
2 结果
51例患儿在口服氯胺酮混合液后10~20min内均安静入睡,呼之不应。起效时间为(14.5±5.4)min,换药时间为8~40min。换药期间39例安静,无任何反应,7例患儿在揭除敷料清创时有四肢搐动,5例在换药后期清醒。以呼之能睁眼为苏醒时间,为(31±5.4)min。麻醉前后呼吸、心率无明显差异,血氧饱和度>95%。11例出现舌后坠,13例口腔分泌物较多,头偏向一侧并及时吸除后无误吸;苏醒时2例出现呕吐,8例出现躁动。无精神症状及深度麻醉情况发生。所有患儿在接受 治疗 过程中无不良情况发生。
3 讨论
烧伤后皮肤的神经末梢暴露于体表,在进行清创、换药时常引起剧烈疼痛;植皮术后缝线多,尤其是双手或面部等部位的游离植皮,操作空间小,靠近重要器官如眼、鼻、口等易误伤。疼痛使患儿极度不配合治疗,形成恐惧心理,导致不良的心理障碍,而且患儿换药、拆线时的哭闹、挣扎给医师操作带来极大的不便,甚至发生误伤等,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另外换药时患儿极度痛苦的表现对其家属也是一种严重的心理伤害。
氯胺酮是 目前 唯一一种具有镇痛、镇静和麻醉作用的麻醉药物[2],其作用机制复杂,涉及NMDA受体、阿片类受体、单胺类受体、乙酰胆碱受体和电压门控通道等,目前认为氯胺酮产生麻醉作用的关键与NMDA受体有关。氯胺酮是NMDA受体的非竞争性拮抗剂作用于NMDA受体的苯环己啶结合位点,缩短NMDA受体通道的开放时间,减少了通道开放的频率,从而阻碍突触的兴奋性传递[3]。口服氯胺酮作为一种新的基础麻醉 方法 已在临床 应用 , 研究 表明口服氯胺酮良好的镇痛效果[4],可长期服用[5]。
大部分患儿在麻醉期间情况良好,心肺功能 影响 小,末梢血氧饱和度均在95%以上。部分患儿出现舌后坠及口腔分泌物增多,这可能与小儿的生理特点有关,可让患儿头偏向一侧并吸除分泌物,避免造成误吸及引起喉痉挛。一般在麻醉前应使用抗胆碱能药物。苏醒过程中有部分患儿出现呕吐,提示用药前4~6h一定要禁饮食,同时应准备好复苏抢救措施;由于氯胺酮麻醉属于“分离样麻醉”,在快苏醒时的疼痛刺激可以引起患儿躁动,反而影响操作,故应加快换药速度,缩短换药时间,必要时可肌注安定。
本组在应用氯胺酮注射液口服镇痛后,辅以良好的监测,患儿均能安静、无痛地接受 治疗 ,获得医患双方的双赢。该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推广,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无痛烧伤创面换药方法。
【 参考 文献 】
1 Stewart KG.Intensive care.British Journal Anaesth,1990,18:11.
2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 现代 麻醉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76.
3 Orser BA,Pennefather PS,Macdonald JF.Multiple mechanisms of ketamine block ade of 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s.Anesthesiology,1997,86(4):903-917.
4 刘德生,张家华,陈健.口服氯胺酮镇痛的实验研究.徐州医学院学报,1995,15(2):170-171.
5 刘德生,张家华,陈锦明,等.口服氯胺酮的长期毒性试验. 中国 肿瘤临床与康复,1998,5(2):19-20.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