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复方抗痨丸改善肺结核发热症状53例临床观察
复方抗痨丸改善肺结核发热症状53例临床观察
作者:韩素雅,汪宗发,刘云杰,张卿,刘邹
【关键词】 复方抗痨丸;肺结核;发热;临床观察
2005年6月以来,我科联合应用复方抗痨丸辅助 治疗 肺结核患者90例。观察中发现该药有明显改善肺结核患者体温的疗效。现对其中伴有发热的53例患者的临床观察 总结 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3例均为2005年6月~2007年2月我科收治的住院患者,男36例,女17例。年龄17~65岁,平均35.2岁;所有病例均经X线胸片/CT、血沉、痰涂片、肝肾功及血常规检查,部分病例行PPD试验。按照1999年我国结核病分类标准,均诊断为初治继发型肺结核,痰涂阳20例,其中同时患结核性胸膜炎12例,脊柱结核、椎旁冷脓肿形成1例。
1.2 病例选择 热程2周以上。热型不规则,以午后低热为主。53例中,低热(T 37.2 ~38.2 ℃)40例,中热(T 38.3 ~39.2 ℃)9例,高热(T≥39.3 )4例。
1.3 化疗方案 所有病例均采用2SNRP/4NRP方案进行化疗。
1.4 自制复方抗痨丸 百部、白芨、百合、象贝母、黄芩、全瓜蒌、杏仁、三七、黄精、天冬、麦冬、夏枯草等30味药物组成。上药共研为细粉,用温开水泛为小丸,晒干或低温干燥即得,备用。每服6 g,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用药期间忌烟、酒、辛辣动火之物。禁用糖皮质激素和其他解热镇痛剂。
1.5 观察方法 每天监测体温4次并做好记录。分为正常、低热、中热和高热四组,于用药后7天、14天、21天进行观察总结。
1.6 观察结果 用药前的体温观察结果为低热组40例,占75.44%;中热组9例,占16.98%;高热组4例,占7.55%。治疗后患者的体温变化见表1。
低热组中有7例在用药7天时体温降至正常(16.98%),中热组是有2例体温峰值下降。用药14天时体温降至正常的有30例(56.60%),中、高热组中分别有5例、2例体温峰值下降。用药21天后有45例(84.90%)体温降为正常,中热组仍存1例发热患者;无高热病例。结果说明在正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抗痨丸后患者退热时间较单纯使用化疗药物时明显缩短,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表1 患者用药7天、14天、21天时体温变化
2 讨论
发热是活动性肺结核最常见的全身症状之一,多为低热,在结核病灶急剧播散,混合感染时可出现畏寒、高热等症状。本组病例经X线胸片/CT、血常规检查无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有力证据,考虑发热为肺结核所致。据 文献 资料,肺结核化疗后,50%~60%的患者在两周内退热,10%~20%的患者发热可持续3个月左右[1]。通过对本组53例患者的观察说明,在正规抗结核 治疗 的基础上,加用复方抗痨丸后患者退热时间较单纯使用化疗药物时明显缩短,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复方抗痨丸中,百合、百部、麦冬以润肺止咳化痰,全瓜蒌清热化痰,杏仁宣肺止咳化痰,黄精养阴润肺,黄芩清泻肺热,三七活血化瘀,天冬养阴清热,夏枯草、象贝母清热软坚散结,白芨敛肺补肺,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清热、润肺止咳化痰、软坚散结平喘、止血活血化瘀之效。
【 参考 文献】
1 严碧涯,端木宏谨.结核病学.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403.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