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古典诗词鉴赏之答题篇.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2 古典诗词鉴赏之答题篇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二句写严寒天气,寒风自西北陇首呼啸而来,朔雪直达岭南炎州,肆虐逞威。 B.三四句写风雪过处,树木几乎无一幸免的景象:江南桂树摧折,漠北楸树凋零。 C.最后两句写中州橘树从来就具有不畏严寒的本性,但岁暮来临时也会忧心忡忡。 D.这首诗咏橘言志,在生动的描写之后,以议论抒情作结,主旨突出,意蕴丰富。 ②请简要分析“独有凌霜橘”一句中“独”字的表达效果。(4分) ②(4分) “独”是“仅仅”、“只”的意思(解释词语,1分),与风雪肆虐、桂楸摧折的凋零景象,形成对比(或:反衬、衬托)(说明对比内容,1分),突出橘树傲然凌霜的形象(突出形象,1分),表达了作者对橘树的赞美之情(或:寄寓了作者的高洁情操)。(表达感情,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②题。(7分) (丰台二模) 眼儿媚 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流香。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写一位闺中女子在明媚的春光中,回首往事,愁绪万端。 B.上片描绘春景,可惜小径花落叶败,为下片的“春愁”预设伏笔。 C.下片着重表现女主人公的愁苦,这种愁苦是通过黄莺啼叫唤起的。 D.这首词笔触轻柔细腻,语言婉丽,用鸟语花香来反衬惆怅,意蕴深邃。 ②词中“弄”“锁”二字极为传神的表达了作者在 “清明”前后不同的心情,试作简要分析。(4分) “弄”含有“玩弄戏耍”的意思,词人抓住大自然一瞬间的现象,摄入词中,描写和煦的阳光抚弄着杨柳的柔嫩枝条,含蓄地表达作者对美好春光的欣悦陶醉; “锁”意为“用锁锁住”,该字字描写浓密的云雾笼罩着朱阁绣户,强烈的表达作者不堪回首的伤春愁绪。 二字前后对照,鲜明地表达了词人无限的“春愁”。 “意境”答题步骤: (1)解释该句的含义。 (2)指出句子所使用的意象。 (3)描摹意象构成的意境。 (4)分析这个画面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或所表现的作者的志向、或所阐述的道理以及诗作的主题。 【句子妙处】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后面问题。(7分) 好事近  渔父词      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2)结合作品简析下阕“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二句表现出的意境。(4分) (宣武二模) 12. (2)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夜色来临,风很静,钓丝安闲,天上一弯新月倒映在水中。此二句以“风”“钓丝”“新月”展示了一幅“夜色降临,微风不起,一弯新月升起在天空,月光洒满水面,水天一色,一个渔夫静静垂钓”的画面。(1分)词人表面写“风定”与“丝闲”意在写“心定”与“人闲”(1分);写“新月”与水面的清明,意在写人内心的清新与通透(1分)。这幅月下独钓图所呈现出来的闲适、安详、静谧,正是词人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前两句就时记事,说“年复一年,东西奔波,往来边城;日复一日,跃马横刀,征战不休”。后两句似与诗题无关,其实都是征人常见之景、常履之地,因而中我们不仅看到征戍之地的寒苦与荒凉,也可以感受到征人转战跋涉的苦辛。诗虽不直接发为怨语,而蕴蓄其中的怨恨之情足以使人回肠荡气。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2题。(17分) 读山海经 (其一) 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12.对“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有两种理解。一种认为:居于僻巷,常使故人回车而去,和世人很少往来;另一种认为:车大辙深,此穷巷不来贵人,故人却常来。你更认同哪种理解?结合本诗,并联系你学过的陶渊明作品,阐述理由。(200字左右)(10分) (崇文一模) 12.(10分) 观点鲜明(2分)= 同意第一种+概括阐释 阐释分析(6分)= 援引原文内容分析(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