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2 细菌的生理.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hapter2 细菌的生理

I: 吲哚 (indol) 试验 色氨酸→吲哚→玫瑰吲哚 ↑ 吲哚试剂 C:枸橼酸盐利用(citrate utilization)试验 Classification according to basic ingredients a. Minimal essential growth medium 基础培养基 b. Enrichment medium 增菌培养基 c. Selective medium 选择培养基 d. Differential medium 鉴别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 半固体培养基 (0.3%~0.5%琼脂) 固体培养基 (1.5%~2.5%琼脂) Classification according to physical condition: a.liquid medium b.solid medium C.semisolid medium 细菌的分类系统 《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 I M Vi C 试验 大肠埃希菌 + + - - 产气杆菌 - - + + (二) 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 1 热原质(pyrogen)/致热原 热原质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 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 G-菌的热原质即LPS。 性质:耐高热,高压蒸气灭菌不被破坏。 2 毒素与侵袭性酶 毒素 内毒素: 外毒素: G-菌LPS,菌体死亡崩解后游离出来。 多数G+菌、少数G-菌 分泌产生的蛋白质。 (二) 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 侵袭性酶: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等 3 色素 水溶性色素: 脂溶性色素: 铜绿假单胞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二) 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 4 抗生素 某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杀死某些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物质;大多由真菌和放线菌产生。 5 细菌素 某些菌株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 6 维生素 大肠埃希菌:VitB、VitK (二) 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 §4 细菌的人工培养 一、培养细菌的方法 35℃~37℃ 18h~24h 分离培养 纯培养 二、培养基 培养基(culture medium):是由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专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使用的混合营养物制品。 基础培养基 增菌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 厌氧培养基 培养基的分类 按用途分: 培养基的分类 按物理状态分: 琼脂的作用:赋形剂,不具营养作用。 三、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 (一) 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情况 表面生长 沉淀生长 混浊生长 Solid medium 平板(dish/plate) (二) 在固体培养基中生长情况 菌落 (colony) (二) 在固体培养基中生长情况 概念:在固体培养基上,单个细菌分裂增殖形成的一堆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菌落特征:大小、形状、颜色、气味、透明度、表面光滑或粗糙、湿润或干燥、边缘整齐与否、溶血性等。 菌落类型: S型、 R型、 M型菌落。 云雾状混浊生长 沿穿刺线呈线状生长 (三) 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生长情况 在医学中的应用 1.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 2.细菌学的研究 3.生物制品的制备 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四、人工培养细菌的用途 §5 细菌的分类 一、分类原则与层次 分类原则:传统分类 / 种系分类 表型分类 分析分类 基因型分类 细菌鉴定和分类的方法 细菌的分类层次 域、门、纲、目、科、属、种 域:古生菌、细菌、真核生物三个域。 种(species)是细菌分类的基本单位。 * * CHAPTER 2 细菌的生理 Bacterial physiology 1、水 : 75 % -90% 2、有机物:C、H、 N、 O、P、S等 3、无机离子: K、Na、Fe、Mg、Ca等 4、特有成分:肽聚糖、胞壁酸、磷壁酸、D型 氨基酸、二氨基庚二酸、吡啶二羧酸(DPA)。 §1 细菌的理化性状 一、细菌的化学组成 二、细菌的物理性状 1 光学性质 半透明体 液体:混浊度与细菌数成正比 2 表面积:相对大 直径1μm葡萄球菌:1cm3表面积60000 cm2 直径1cm生物体: 1cm3 表面积 6 cm2 意义: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 3 带电现象 G+菌等电点为 pI 2~3 G-菌等电点为 pI 4~5 在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