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要点
甲 午 中 日 战 争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列强强加给中国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的程度。 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扶清灭洋”,你怎么看? 爱国性: ⑴义和团打击的对象是外国侵略势力,它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 ⑵“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军反帝;“灭洋”能够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反帝斗争。 落后性: ⑴ “扶清” 容易让群众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没有认清清政府的本来面目)。 ⑵ “灭洋”带有笼统排外色彩(没有区分外来侵略者和外来近代文明)。 1900年八国联军司令瓦得西(德国)在给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信中说:“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和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想一想: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义和团运动的作用? 国难当头 李鸿章保全自身实力和北洋地盘,幻想通过“以夷制夷”的外交途径遏制日本的侵略。 慈禧忙于自己的六十大寿庆典,希望对日“和平了事”。 万寿无疆 普天同庆 三军败绩 割地求和 日本:“大陆政策” 台湾 朝鲜 满蒙 中国 亚洲乃至全世界 日本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威海战役 辽东战役 №1: 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 №2: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路,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 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教会势力猖獗。 义和团运动 ◆性质: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 ①直接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企图。 ②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义和团的主要活动是抗击八国联军侵略。 * * * * *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 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课程标准: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材料一:“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时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 ——央视主持人水均益 材料二:“日本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最凶恶、最野蛮的敌人。” ——江泽民 材料三:“日本是中国的闹钟,时刻让中国惊醒” ——《读者》 为什么说现在的日本既是离我们最近又是离我们最远的国家? 为什么说“日本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最凶恶、最野蛮的敌人”? 甲午中日战争 广乙舰 靖远舰 经远舰 来远舰 北洋水师军旗 亚 洲 第 一 世 界 第 四 日本为什么敢于挑起甲午战争? 它挑起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可乘之机 直接原因 有利环境 根本原因 一.甲午战争的背景 思考:根据教材,战争爆发的背景可从哪几个方面概括? 日本: 欧美: 朝鲜: 中国: 日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 “大陆政策”的出台 列强对日本的侵略是何态度呢? 默许或支持日本侵略 爆发东学党起义 面对日本的侵略,清政府持何态度? 太后和李鸿章“避战求和”的政策 二 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 清 政 府 仓促应战 1丰岛海战 2平壤战役 3黄海海战 4辽东战役 5威海战役 日本发动侵略战争中日双方正式宣战 左宝贵牺牲, 叶志超弃城逃跑 邓世昌等牺牲,双方损失相当。 旅顺、大连失陷,日军屠杀中国居民 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日 本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进 攻 当时中国是大国,有四亿人口,军队95万,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日本是小国,军队只有29万,后方遥远,供应不便,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而且在战争中,爱国官兵奋勇杀敌,各地人民也纷纷组织团练协助清军作战,“同申义愤,愿做前驱”,“壮夫老幼,死战不降”。可是最终清政府失败了。 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日军向驻守牙山的清军发动进攻后,李鸿章命告清军统帅:“日兵来牙窥探,可置之不理……切勿自我先挑衅” 。丰岛战役后,清军失利退至平壤。李鸿章仍命令:“先定守局,再图进取”。 材料三:黄海大战后,清军主力尚存。1895年,日军进犯北洋海军基地威海卫。丁汝昌主动请求歼敌,李鸿章下令:“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 材料一: “海军备款三千万,仅购数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金版教程】2017生物一轮特训:7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Word版含解析.doc
- 【金版教程】2017生物一轮特训:阶段性总结课11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Word版含解析.doc
- 【金版教程】2017生物一轮特训:阶段性总结课2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运输功能 Word版含解析.doc
- 【金版学案】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 第1章 第3节 气体摩尔体积(第2课时)课件 鲁科版必修1.ppt
- 第12章 图(二).ppt
- 【金版教程】2017生物一轮特训:阶段性总结课5 遗传的基本定律 Word版含解析.doc
- 【金版学案】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 第1章 第2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第2课时)课件 鲁科版必修1.ppt
-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课件(详细很好)2~A566F.ppt
- 【金版新学案】必修1(第二章第1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ppt
- 第11课 蝙蝠和雷达.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