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理工微生物学课件 第二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理工微生物学课件 第二章

* 第四节 其它的原核微生物 一.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 立克次氏体为纪念美国病理学家H.T.Ricketts(1871-1910)在研究斑疹伤寒热的病原时不幸感染死于墨西哥城而将斑疹伤寒等病原体命名为立克次氏体。 1.立克次氏体的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病原性原核微生物,归属于细菌*。 2.立克次氏体不生芽孢、不运动、革兰氏阴性,二分裂繁殖,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3.细胞结构与细菌类似,具有细胞壁和细胞膜,具有脂多糖复合物。 4.大多数立克次氏体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需用鸡胚、动物细胞或实验动物培养。 5.立克次氏体主要以节肢动物(虱、蜱、螨)为媒介进行传染,该病原已得到控制。 * 二.支原体Mycoplasma 曾经称类菌质体。 1898年,E.Nocard从患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牛中首次分离支原体,当时称胸膜肺炎微生物PPO,后来称类胸膜肺炎微生物PPLO。1955年定名支原体,1976年被确定分类地位。是一类已知最小、无细胞壁、能离开活细胞独立生活的原核微生物。介于细菌和立克次氏体之间。属柔膜菌纲 1.支原体引起人畜禽呼吸道、肺部、尿道及生殖系统的炎症,同时也是某些植物病原体 2.支原体无细胞壁,但有细胞膜,是生物界中最小的细胞生物,革兰氏阴性。 3.支原体菌落小:直径0.1-1.0mm;呈特有的“fried egg”(油煎蛋)形状。 4.在营养丰富的人工培养基上可以独立生长。往往是细胞培养的污染源。 * 支原体Mycoplasmas * 三.衣原体chlamydia 1907年,在患沙眼的人结膜细胞内发现包涵体,误认为“衣原虫”或“大型病毒”;1956年,汤飞凡首次分离到沙眼病原体,因其具有滤过性,仍被认为是大型病毒。1970年,有关国际会议才正式将该病原体定名衣原体 1.衣原体是一类在真核细胞内营专性能量寄生的小型革兰氏阴性原核微生物; 2.具有革兰氏阴性细菌特征的含肽聚糖的细胞壁,有完整的细胞构造; 3.缺乏产能代谢的酶系统,须严格的活细胞内寄生,有“能量寄生物”之称; 4.对一般抗生素敏感,二分裂繁殖。 5.衣原体病害:沙眼、鹦鹉热等; 6.衣原体生活史:具有感染力的个体称原体(elementary body);进入宿主细胞后,原体伸长形成无感染力的始体(initial body)。原体—始体—原体…… * 四. 螺旋体Spirochaeta 螺旋体是介于细菌和原生动物之间的单细胞原核生物,形态学和运动机制独特,因菌体细长、柔软、弯曲呈螺旋状而得名。 1.螺旋体无鞭毛,作弯曲扭动或蛇样运动,具有细菌所有的基本结构; 2.细胞由三部分组成:原生质柱、轴丝和外鞘;其中原生质柱是细胞的主要部分; 3.螺旋体靠轴丝的旋转或伸缩来进行运动,运动方式取决于所处环境; 4.螺旋体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分布于水体和动物体内; 5.螺旋体为致病微生物:梅毒、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等。 * 螺旋体的形态 * 螺旋体轴丝结构 * 五.鞘细菌 Sheathed bacteria 细胞呈丝状排列,外包以透明衣鞘,是鞘细菌的显著特征。球衣菌属为其代表属。 1.菌鞘为菌体分泌,是由蛋白质-多糖-脂质体组成的管状复合体;多糖和蛋白质构成网状纤维体,脂质填充于间隙中,构成内胎样套管。菌鞘不含胞壁酸。革兰氏阴性。 2.菌鞘的营养学和生态学意义:菌鞘是胶状物,上有固着器;有助于附着于基质吸收营养,并可抵御原生动物或细菌的攻击。 3.鞘细菌分布于污染河流、活性污泥等富含有机质的流淡水中。 4.鞘细菌专性好氧,以适合流水中生活,可从还原性铁、锰化合物中获得能量。 * 六.粘细菌 Myxobacteria 又称子实粘细菌 在所有原核生物中,表现出最复杂的行为模式和生活史。 1.粘细菌的生活史包括营养细胞阶段和休眠体阶段;革兰氏阴性,无鞭毛; 2.细菌菌体形成粘液层,通过固体表面作滑行运动,以分裂方式繁殖; 3.因其可形成复杂的子实体,所以可区别于其它原核生物; 4.粘细菌属于化能有机型,分为溶纤维生物和溶菌生物二个生理亚群 5.粘细菌是土壤中的常见腐生菌,用加富培养可从土壤分离出来。 * 七.蛭弧菌 Bdellovibrio 蛭弧菌是寄生于其它细菌并能导致其裂解的一类细菌。比通常的细菌小,有类似噬菌体的作用,但不是病毒,是一类能“吃掉”细菌的细菌。 1.蛭弧菌1962年首次发现于菜豆叶烧病假单胞菌体中,随后从土壤、污水中均可分离到 2.蛭弧菌在分类学上属于蛭弧菌科,具有细菌的一切形态特征,革兰氏阴性,端生鞭毛 3.蛭弧菌侵入细菌的方式:高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