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件原理Ⅰ第5章.ppt.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件原理Ⅰ第5章.ppt

總目錄 第 5 章 彈 簧 5-1 彈簧的功用 5-2 彈簧的種類 ※ 5-3 彈簧的用語與組合 5-4 彈簧的材料 5-1 彈簧的功用 彈簧是利用彈性材料製造成特種形 狀之機件。受到外力時,能產生伸長或 縮短或其他不同方式的變形,以吸收外 力而儲存於本體內,等到外力除去後, 就將原來吸收儲存於本體的能量放出, 恢復原來的形狀。 節目錄 彈簧的功用 1. 吸收振動緩和衝擊。 2. 力的量度或功率之指示。 3. 產生作用力,維持機件接觸。 4. 儲存能量。 上一頁 節目錄 5-2 彈簧的種類 一、線狀彈簧 其斷面常以圓形、方形或其他形狀之 金屬線製成,具有抗拉、抗壓及抗扭轉負 荷之能力,因其常製成螺旋形,故又稱為 螺旋彈簧,如果沒有特別指示,一般均製 成右旋。 節目錄 二、板片彈簧 利用扁平或板狀材料製造而成 者,一般也叫平彈簧或片彈簧。 三、特種彈簧 由金屬或非金屬材料所製成,具 有特殊功能與外形。 上一頁 節目錄 一、線狀彈簧 1. 壓縮彈簧 用途最廣泛,受壓力後可以縮短,當外 力消失時又回復原來長度,如圖5-1(a)(b) 所示。 動 畫 《圖5-1 壓縮彈簧》 上一頁 節目錄 上一頁 節目錄 《圖5-2(a) 壓縮彈簧端部》 為了使彈簧承受壓力之接觸面積增加,以防止 彈簧彎曲變形,常把彈簧兩端磨平,每端約 匝無效,以獲得50~80 %之面接觸,如圖 5-2(a)所示。 拉伸彈簧 又稱為拉力彈簧,受外力的拉伸作用後伸 長,當外力消失時又回復原來形狀。通常使 用在拉伸健身器、煞車踏板、醫療呼吸設 備、機械與電子之控制閥、彈簧秤、機車與 腳踏車之固定器及鼓式煞車的回復彈簧,如 圖5-3。 動 畫 《圖5-3 拉伸彈簧》 上一頁 節目錄 《圖5-4 拉伸彈簧端部》 上一頁 節目錄 3. 扭轉彈簧 扭轉彈簧有兩種,一為螺旋扭轉彈 簧,它是利用徑向繞軸傳動的扭力 來控制機件,如圖5-5(a)(b)(c)所示。 二為蝸旋扭轉彈簧,應用在鐘錶機 構中做為驅動的動力來源之彈簧(俗 稱發條)及功率計,如圖5-5(d)所 示,圖5-5為扭轉彈簧照片圖。 上一頁 節目錄 《圖5-5 扭轉彈簧》 上一頁 節目錄 4. 錐形彈簧 受外力變形時有滑動摩擦,可減低振動且是 由大直徑先變形,所以大直徑抵抗力較小, 且可將彈簧壓至最低點而成為一圓形板狀, 其體積很節省空間,為其優點,如圖5-6。 動 畫 《圖5-6 錐形彈簧》 上一頁 節目錄 二、 板片彈簧 1. 簡易單片彈簧,如圖5-9。 《圖5-9 簡易單片彈簧》 上一頁 節目錄 《圖5-10 皿形彈簧》 上一頁 節目錄 2. 皿形彈簧,如圖5-10。 《圖5-11 疊片彈簧》 上一頁 節目錄 3. 疊片彈簧,如圖5-11。 上一頁 節目錄 《圖5-12 蝸旋彈簧》 動 畫 4. 蝸旋彈簧,如圖5-12。 上一頁 節目錄 《圖5-13 動力彈簧》 5. 動力彈簧,如圖5-13。 上一頁 節目錄 《圖5-14 空氣彈簧》 三、 特種彈簧 1. 空氣彈簧,如圖5-14。 上一頁 節目錄 《圖5-15 環形彈簧》 2. 環形彈簧,如圖5-15。 3. 定力彈簧,如圖5-16。 《圖5-16 定力彈簧》 動 畫 ※5-3 彈簧的用語與組合 一、彈簧的用語,如圖5-17所示。 1. 彈簧材料:包含材料種類及等級。 2. 線直徑(d):使用鋼線之大小。 節目錄 《圖5-17 彈簧的用語》 3. 外徑(Do):彈簧線圈的最大直徑,即 4. 內徑(Di):彈簧線圈的最小直徑,即 5. 平均直徑(Dm):彈簧線圈的外徑和內 徑的平均值,即 線圈總數(Nt):指有效圈數與無效圈 數之和。 上一頁 節目錄 上一頁 節目錄 有效圈數(Na):彈簧中能有效的反應變 形的圈數,至少應在3圈以上,否則會使彈 簧特性不安定。 8. 自由長度(L):彈簧在完全無負荷狀 況下之長度。 9. 壓實長度:壓縮彈簧被壓至各圈緊密時 之長度。 10. 節距(P):彈簧線圈和線圈之間的距離。 上一頁 節目錄 11. 彈簧指數(C):彈簧線圈的平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