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及其验证装置工程.pdf

中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及其验证装置工程.pdf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及其验证装置工程

中国科学: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4 年 第44 卷 第10 期: 1075– 1094 SCIENTIA SINICA Physica, Mechanica Astronomica SCIENCE CHINA PRESS 数理相关领域大科学装置专辑 ·评述 中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及其验证 装置工程 ①* ① ① ① ① ① ① ① 姜晓明 , 王九庆 , 秦庆 , 董宇辉 , 盛伟繁 , 程健 , 徐刚 , 胡天斗 , 邓虎① ① ① ① ① ① ① , 陈福三 , 龙锋利 , 陆辉华 , 岳军会 , 李春华 , 孙毅 , 陈锦晖① ① ① ① ① ① ① ① , 董海义 , 蔡泉 , 徐伟 , 李明 , 常广才 , 郑红卫 , 陶冶 , 刘鹏① ① ② ① ① ① ② , 刘景 , 孙冬柏 , 黎刚 , 石泓 , 曹建社 , 谭园园 ①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49; ② 北京科技大学国家材料安全服役科学中心, 北京 100083 *联系人, E-mail: jiangxm@ 收稿日期: 2014-05-12; 接受日期: 2014-07-02; 网络出版日期: 2014-08-27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编号: KJCX2-EW-N04)、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先研究项目、中国科学院“百人 计划”D 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X 射线光学与技术实验室开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资助项目 摘要 同步辐射光源已成为众多学科前沿领域不可或缺的大科学装置. 我国现有的同步辐射光源都是 中、低能光源, 然而与国家重大需求和工业核心创新能力相关的研究急需高性能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支 撑, 因而建设一台高性能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将为国家的重大需求提供重要支撑, 并大大缩小我国与国 际先进光源的差距. 本文阐述了建设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的必要性及意义, 分析了国内外同步辐射装置的 发展现状, 重点介绍了中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的科学目标、初步方案和技术难点, 并系统介绍了国家“十 二五”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发展规划中拟开展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验证装置工程的建设目标和建设方案. 关键词 X 射线, 同步辐射, 高能光源 PACS: 07.85.Qe, 41.60.Ap, 52.59.Px doi: 10.1360/SSPMA2014-00158 1 引言 们的生活和科学技术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 X 射线成 像诊断和放射治疗设备成为提高人们健康生活水平 1895年, 伦琴发现X 射线, 使人类可以透过物体 的重要手段; 各种工业探伤及 CT 技术设备成为新型 表面看到内部的结构[1]. 1912 年, 劳埃发现 X 射线晶 材料研发、各类制造业质量控制及各种大型设备内部 体衍射现象, 开创了晶体学研究, X 射线成为人类探 早期微观缺陷观察的核心技术手段; 特别在科学研 索微观世界的理想探针[2]. 一百多年来, X 射线给人 究领域, X 射线使人类突破了一般光学技术方法的限 引用格式: 姜晓明, 王九庆, 秦庆, 等. 中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及其验证装置工程. 中国科学: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4, 44: 1075–1094 Jiang X M, Wang J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