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要点
3.绩效考核博弈 考核是管理中的核心环节,参与考核的主管与员工各有其目标和对策,存在着博弈。 员工的策略:合作(客观评估) 不合作(掩饰错误) 主管的策略:合作(客观评估) 不合作(宽容下属) 第二节 心理学基础理论 一、人的心理 1、心理的含义 心理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和气质、能力、性格等心理现象的总称。 2、人的心理现象归类 P69 2、心理是脑的机能 大脑的主要机能是接受、分析、综合、贮藏和发布各种信息。机体的所有感觉器官都把刺激信息由神经传人大脑,经过皮层的加工、整理,做出决策,然后发出信息,控制各器官和各系统的活动。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状况又会通过信息环路报告给大脑,以便进一步调节。 脑是心理的器官,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它的活动产生并制约着人的心理活动。 3、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三 心理过程 即心理活动的过程,是心理现象的不同形式对现实的动态反映。 一般把心理过程划分为三个方面,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知、情、意。 三者既有所区别,但又是统一的心理过程的不同方面。 (一)认识过程 认识是最基本的认识过程,包括感觉和知觉,记忆和思维。 感觉和知觉:认识开端和初级阶段;感性认识 记忆和思维:比较复杂的认识过程,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所特有的认识活动。理性认识。 人的认识总是从感性认识出发,逐渐的深入事物的本质,认识到事物的一般特性和内在联系,达到认识的高级阶段,即理性认识。 (二)情感过程 1、情感的一般概念 情感是人脑的机能,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的体验,是对事物好恶的一种倾向。 情感产生的原因是客观现实。同一事物可以引起人的不同情感。 由基本需要引起的情感是最基本的;有社会需要所引起的情感被认为是高级的情感。 2、情感和情绪的分类 情绪是较强的情感 根据情绪的表现形态,情绪可以分为: (1)激情:爆发迅速强烈而时间短暂的情感或情绪。 (2)心境:微弱平静而持续的情感或情绪。 (3)热情:强有力、稳定而深刻的情感或情绪。 按照社会性内容: (1)道德感:根据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评价别人或自己的言行所产生的情感或情绪,如信守合同、遵守秩序。 (2)理智感:人的认识和探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和情绪。 (3)美感:人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或情绪。 3、情感的两极性 肯定 否定 积极 消极 (三 )意志过程 1、意志的一般概念 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意志的特征 (1)能够自觉地确定目的 (2)自觉的能动性 (3)意志具有对行为的调节作用 (4)意志具有对心理调节的作用 (5)意志具有坚持的作用 3、意志与认识、情感的关系 (1)意志和认识 没有认识过程,就不会有行为 意志对人的认识有巨大的作用 (2)意志和情感 情感可以成为意志的动力,也可以成为其阻力。 认识、情感和意志密切相关、彼此渗透。任何意志过程总包含有认识成分和或多或少的情感成分。认识和情感过程也包含意志成分,不存在纯粹的、不与任何认识和情感相关联的意志过程。 4 意志行为的结构 意志总是通过一系列具体行为表现出来的,受意志支配和控制的行为是意志行为。意志行为的心理过程分为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两个阶段。 (1)采取决定阶段 (2)执行决定 一、精神分析学派 主要人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卡尔·荣格 主要理论;研究行为的内在动机和人格的潜意识部分。其最广为人知的理论是人格结构的解释。认为人格结构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本我即指潜意识本能;自我指意识、理性的自我;超我指规范我们行为的社会规则和价值观。 精神分析学派对于理解人类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为分析精神健康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behaviorism) 人物:华生;斯金纳 观点: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一)早期的行为主义 代表人物:华生 观点:主张心理学应该摒弃一切心理的概念,只研究可以观察和测量的外显行为。人类行为完全来自学习,学习的决定因素是外部刺激。外部刺激是可以通过条件反射机制来控制。 理论依据:桑代克的联结律;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原理。 “无论是什么样的孩子,我都可以通过特定的条件反射模式将他们训练成任何我希望的人,无论是医生、律师,还是乞丐、小偷”。 (二)新行为主义学派 代表人物:赫尔、斯金纳、托尔曼 赫尔反对华生将所有行为归结于后天学习的极端思想。研究了适应性行为。认为除了有机体主动学习之外,强化也是行为形成的一种机制。 斯金纳认为条件反射一种是巴甫洛夫的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垫付协议书范文.docx VIP
- 四年级上第2单元第5课《了解家乡美丽的风景——数据收集工具》课件(内嵌视频+音频).pptx VIP
- 高思学校竞赛数学导引·三年级(详解升级版).pdf VIP
- 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的思路与方法.docx VIP
- 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pptx VIP
- 乳腺癌重建术的护理.pptx
- 小学五年级民间故事10篇.pdf VIP
- 原嘉兴高联丝绸印染有限公司疑似污染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pdf VIP
- 新解读《GB_T 39107-2020消费品中可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测定 静态顶空进样法》.docx VIP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护理PPT模板.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