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介:
熊海滨,小学特高级教师、南昌市名师、省级学科带头人、全国首届小学作文教学中青年名师、教育部课改先进工作者,现任江西师大附小副校长。
从教十八年,潜心教学研究,逐步形成“朴实灵动、情满课堂”的教学风格。2006年3月执教的《学写新闻报道》获中央教科所举办的全国小学作文教学大赛第一名;2006年10月执教的《少年闰土》,在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竞赛活动中荣获一等奖;执教的《草原》、《我敬佩的一个人》等12节阅读、作文教学课作为全国中小学教改实例向全国及东南亚地区播放;曾应邀赴北京、广州等数十地讲学,取得较好效果。
撰写的《为有源头活水来》、《简洁丰满 突破创新》等数十篇文章发表于全国小语核心期刊;撰写的《素质教育新教案》、《阅读新视窗 贝贝妮奇奇卡的语文之旅》等各类教辅用书近百万字;担任多个杂志社的小语版特约编辑;参与编写幼儿教育丛书,字数达10万字以上。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9课《古诗两首》
巧
林杰
七夕今看碧,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 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影深,
长河渐落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我能背诵这两首古诗。
让我们讲讲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资料袋:
乞巧节是古人非常喜欢的一个节日。传说那天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因为织女心灵手巧,人间的女子希望能在这一天向织女乞取智巧。乞巧的方式很多。有的在那天晚上,登上事先搭好的彩楼,对着月亮,用五彩线穿九孔针,先穿好的叫得巧,后穿好的叫输巧。有的在那天中午的阳光下,放一碗水,把绣花针放在水上面,根据碗底针影的样子,确定是得巧还是输巧。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会认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背诵两首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3.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教学重点:读中悟诗、悟中读诗。
教学难点:在诵读中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准备:
1.阅读《牛郎织女》、《嫦娥奔月》的故事。
2.表示喜悦、孤寂、畅想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看图猜故事,揭示课题
1.依次播放民间故事,生逐一猜出。师小结出民间故事往往表达出人们的美好愿望的特点,并指出今天要学的两首古诗就和“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有关。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由读文,读通读顺
1.生自由、大声地把诗读上两遍。提醒学生:读第一遍时,可以借助拼音和注释,把每个字音读准;读第二遍时,要注意诗句的停顿,争取把诗念通顺。
2.学后交流:
(1)指名读《乞巧》,注意正音。再指名读,注意诗句停顿。比较“宵”和“霄 ”,师结合生的回答揭示形声字的规律。全班齐读《乞巧》。
(2)指名读《嫦娥》,评价字音(注意“屏”和“应”是个多音字)、停顿后全班齐读。
三、切题导入,学习《乞巧》
1.从《乞巧》的题目导入,结合课后资料袋明白“乞巧”。
2.继续借助课后资料袋弄懂全诗大意。
3. 借助“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理解并读好第一、二行诗。
4.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理解第三、四行诗。
(1)想象乞巧的场面。
(2)创设“乞巧”情境,链接古诗《七夕词》和民间《乞巧歌》,让学生充分感悟。
5.读、背《乞巧》。
四、故事引入,学习《嫦娥》
1.指名简单说说“嫦娥奔月”的故事。听了这个民间故事,你觉得嫦娥后悔的是什么?指导读好第三、四行诗并链接《把酒问月》和《蝶恋花·答李淑一》进一步体会孤独。
2.创设凡间女子孤独情境,在想象、品味中读好第一、二行诗。
3.感受诗人心境,再读《嫦娥》。
五、整合升华,回扣特点
1.比较两首诗的相同点,在相同中整合两首古诗。
2.布置作业:阅读、积累古诗和民间故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为灯笼加上艺术字》教案.doc
- 《交通工程设施试验检测》试题库.doc
- 《人物素描基础》教案.doc
- 《人生哲学的数学原理》….doc
- 《人生难免有挫折》教案设计.doc
- 《从故事中感受读书的乐趣》阅读指导课教案.doc
- 《从粒子到宇宙》期中复习练习.doc
- 《仪器分析》考前复习题答案.doc
- 《企业战略分析》答案.doc
-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作业格式要求.doc
- 2025年网络文学平台版权运营模式创新与版权保护体系构建.docx
- 数字藏品市场运营策略洞察:2025年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docx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法规与市场前景白皮书.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标准制定:安全防护与合规性监管策略.docx
- 剧本杀剧本创作审核标准2025年优化与行业自律.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在城市安防中的应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docx
- 全渠道零售案例精选:2025年行业创新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网约车司乘纠纷处理机制优化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宠物烘焙食品市场法规政策解读:合规经营与风险规避.docx
- 2025年宠物行业数据安全监管政策影响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