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案例分析(2014下半年半期作业.docVIP

《纲要》案例分析(2014下半年半期作业.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8专题 半期案例分析考试题 命题人:邓永奎 杨启莲 米梓嘉 胡骄键 答题要求: 1、每位同学需在以下提供的十九个案例中选取三个(其中案例3-6最多只能选一个),根据案例材料后的问题进行分析,要求每个案例分析字数在1000字左右。 2、请在答题试卷首页写清楚年级、班级、学院、专业名称及学号。 3、请写明案例序号和案例名称(如案例一、案例七等等),进行案例分析时要求层次清楚、逻辑性强、有理有据、分析全面细致。 3、要求原创,杜绝抄袭,如重复率超过30%认定为抄袭,半期考试成绩记0分。 4、所有内容一律手写。请用A4纸正反两面进行书写,并且装订好,避免丢失。 5、请学习委员在本学期第16周上课之前收齐所有答卷,并且按学号顺序排好时交给任课教师,不能缺失任何一份。(由任课教师转交给班级主管教师) 案例一: 阅读下列材料,请你就鸦片战争之前的大清国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思想文化方面的状况作一个整体性的把握,试回答材料后面的问题。 材料1: 今天下之吏亦众矣,未闻有以安民为事者,而赋敛之横,刑罚之滥,民膏而殃民命者,天下皆是,此其患岂小故哉。……今之大吏,以苞苴之多寡,为课绩之重轻,而黜陟之典乱;今之小吏,以货贿之盈虚,决讼事之曲折,而行赏之权乖。……今州县之中,稍有洁己自好者,不惟白首下僚,无望夫官阶之转,而参劾随之;而贪污者流,既以肥身家、乐妻子,而升擢之荣,岁且数至。——刘蓉《养晦堂文集》卷3,《致某官书》 夫以数十里弹丸之邑,主以豺狼之吏,而又纵百千鹰犬,螳捕而蚕食,使毒归闾里,怨归朝廷。——刘蓉《养晦堂文集》卷3,《致某官书》 材料2: 田制听民自卖,不为限制,故豪强兼并,一人而兼十数人之产,一家而兼十数家之产,田无定数,以其所入,与民为市,益附其富,而无田者半天下。——《皇朝经世文编续》卷35,吴铤:《因时十论》 材料3: 饷之及兵,十不余五,兵无以自赡,乃兼商贾,兼百工技艺,甚而诓赌窝娼,无非不为。—谢章铤《赌棋山庄文集》卷2,《东南兵事策》 至于操练巡防,无不视为具文。……见贼则望风奔溃,贼去则杀民邀功。——《皇朝经世文编续》卷76 材料4: 清世理学之言,竭而无余华;多忌,故诗歌文史楛;愚民,故经世先王之志衰。家有智慧,大凑于说经,亦以待死。—《检论》卷4,《清儒》,《章太炎全集》(3),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P473 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古之所谓理学,经学也,非数十年不能通也。故曰:君子之于《春秋》,没身而已矣。今之所谓理学,禅学也,不取之五经,但资之语录。——顾炎武《与施愚山书》,《亭林文集》卷3 古学之兴,顾氏实开启端。——汪中《国朝六儒颂》 炎武学有本原,博瞻而能通贯,每一事必详其始末,参以佐证,而后笔之于书,故引据浩繁,而抵牾者少。——《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19,子部,杂家类,《日知录》 问题: 战前大清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思想文化都是什么样的情形?并根据你的扩展阅读简要分析形成此状况的原因。 案例二:马戛尔尼使团访华 明朝中后期至清朝康熙年间,大量的西方传教士来华,他们通过寄送传教报告、书信、回忆录等,向欧洲介绍了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产丰富、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的中国形象,并进而形成长达百年的欧洲“中国热”。 但是,在18世纪的最后几十年里,清王朝已经走上衰败的道路,并更加闭关锁国。而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则以英国产业革命为标志开始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变革。工业上的空前发展,使英国有了更多的对外扩张要求。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英国政府决定以给乾隆皇帝贺寿为名派遣使节访问中国,讨论两国的贸易和建交问题,并希望缔结一项伦敦与北京之间的商业联盟条约,从而得到贸易上的最优惠待遇。英国在出使人选问题上颇费了一番脑筋,他们考虑到中国历来轻商,且官吏傲慢、精明,所以使者必须是与商业无关、地位崇高且办事能力强的人。马戛尔尼(George Macartney)出身贵族,获有神学硕士学位,做过驻俄公使、爱尔兰事务大臣和印度马德拉斯总督,被英国政府认为是最合适的人选。副使斯当东(George L. Staunton)是法学博士,代表团其他成员也都是各种专家,有哲学家、医生、机械专家、画家、制图家、植物学家、航海专家及一些有经验的军官。 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在给乾隆皇帝的信中写道,他们派人出使中国的目的,绝非谋求扩充本国领土,亦非谋求获取外国财富,而只是为了“研究世界各地的出产,向落后地方交流技术及生活福利的知识”,“与世界各国和平共处”。但信中还是明确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派使臣常驻北京;开放宁波、珠山(即舟山群岛)、天津为贸易口岸;在北京设立洋行;得到珠山附近一个岛屿,以便储存货物;在广州附近拨出一小块土地供英商居住;英商货物由广东至澳门在内河行走时,不上税或少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