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卷诗歌鉴赏主观题型归类小结答案[1].docVIP

上海卷诗歌鉴赏主观题型归类小结答案[1].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主观题题型归类 一、鉴赏诗歌意象 例1: 12宝山一模 落花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16.赏析颔联对落花的动态描写。(3分) 答:颔联从不同角度描写落花“乱飞”的具体情状,“参差”句描写落花漫天纷飞,飘到园外曲径,突出落花飘色之密(多、广),“迢递”句(以拟人、移情)描写落花随风飘向夕阳,表现落花飘飞之远。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同情与感伤。(3分) 例2、12年浦东二模 秦楼月   向子諲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 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 可堪更近乾龙节,眼中泪尽空啼血。 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高台不见凤凰游,浩浩长江入海流。   舞罢青蛾同去国,战残白骨尚盈丘。   风摇落日催行棹,潮卷新沙换故洲。   结绮临春无处觅,年年荒草向人愁。 这句诗景中融情、吊古伤今,写了湖水不断卷来新沙,天长日久,改换了故洲的模样,抒发了沧海桑田(时移世易、新旧更替、朝代兴衰)的深沉感慨。 例2:12年闵行二模 浣溪沙 王国维 爱棹扁舟傍岸行,红妆素蓞斗轻盈。脸边舷外晚霞明。 为惜花香停短棹,戏窥鬓影拨流萍。玉钗斜立小蜻蜓。 注:素萏:白荷花。流萍:水面的浮萍。 16.请结合具体词语,对作品的结尾两句所描写的意境进行赏析。(4分) 答:划船的少女拨开水面上的浮萍,她以水为镜,偷偷地窥看自己水中的鬓影(1分)。她沉醉于自己的美丽倩影中,久久不动,以至一只美丽的红蜻蜓悄悄立于她的钗头也未察觉(1分)。少女的情态形貌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1分)。(语言表达1分) 例3:07秋考 阮郎归 · 初夏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16.就作品中的画线句,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4分) 答:细致地描绘了水花四溅(在荷叶上)、水珠圆润晶莹的景象(2分),写出了微雨过后,小荷翻转,石榴花盛开,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又富有生机的意境,真切地展现了主人公在这环境中轻快、喜悦的心情(2分)。 ??? 归纳: (1)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的图景画面。 (2)概括画面的氛围特点。雄浑壮阔、恬静优美、萧瑟凄凉、生机勃勃、孤寂冷清等等。 (3)情景关系 (4)根据情境氛围的特点,把握诗人的情感。 注意:题干的显隐指向,如下两题 例1:12年普陀二模 减字木兰花 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①红英间绿苔。 [注] 颠倒:心神恍惚, 17.从情与景的关系入手,对这首词作简要的赏析。(4分) 答:这首词情随景生,借景抒情。上阕描写黄莺初啼、微雨细润、嫩草萌生等早春美好的景物,流露出作者对“一年春好处”的喜爱之情,下阕联想人生的兴衰,想象暮春的残花败落之象,与早春美景形成鲜明的对照,由此告诫人们要珍惜短暂的美好时光,享受人生的美好。 例2:11年松江二模 病后登快哉亭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约,但觉秋风发上生。3分 角度1分:远近结合;动静相宜;质地、数量、颜色;赏析2分 例:嫩柳的枝条又柔又细,莎草如茵铺满大地,几枝红杏争闹着探出围墙。画线句前句写静,后句写动,动静结合,描绘出春回大地、生机盎然的景象(秀淡之中见绚丽,沉静之中见热烈)。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归去来兮)的倾慕之情。 例2:12年杨浦二模 酒泉子 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绝 句吴涛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 从视觉、味觉、听觉、触觉等角度进行描写,先从视觉角度写“游子春衫”、“桃花飞尽”,再从味觉角度写“野梅酸”,预示春去夏来,天气转暖;接着从听觉与触觉的角度,以蛙声停歇与东风之寒写出气候忽然转冷。(4分)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睡觉①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16.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画线句。 (4分) 答:“新脱冬衣以动作暗示季节更替;“体乍轻”写出猛然间的轻松感受;“乍轻”呼应“新脱”,描写入微,抒发了诗人切身感受到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