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第十四单元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理论成果课时作业26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人教版必修3.doc

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第十四单元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理论成果课时作业26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人教版必修3.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第十四单元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理论成果课时作业26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人教版必修3

课时作业26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时间:45分钟,总分85分)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339页]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到:“公举一大酋总摄之,非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墨利加洲之以部落共和国代君长,其章程可垂奕世而无弊。”这表明 (  ) A.魏源认可美国的选举制度 B.魏源认识到美国先进的根源 C.魏源借以表达反专制思想 D.历史上对魏源的评价偏低 解析:材料大意为,公开选举一个领导人行政,不但不世袭,而且四年就换一届,美利坚以共和国代替君主,他们的制度流传下来而且没有弊端,说明魏源认可了美国的选举制度,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美国先进,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魏源反专制,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对魏源的评价,故D项错误。 答案:A 2.(2017·山东省临沂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考试)《幼童出洋肄业事宜折》规定:“出洋后,肄习西学,仍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随资高下,循序渐进;每遇房、虚、昴、星等日,正副委员传集各童,宣讲《圣谕广训》,示以尊君亲上之义,庶不至囿于异学。”这反映出清朝幼童留学制度(  ) A.坚持“中体西用”的思想 B.中学为主要学习课程 C.实行全面发展的方针 D.旨在培养新时代公民 解析:材料“出洋后,肄习西学,仍兼讲中学”可知晚清留学教育制度始终坚持“中体西用”的思想,以最终维护封建君主专制,故A项正确;材料“仍兼讲中学”留学课程坚持中西并举,故B项错误;全面发展是对材料的错误理解,故C项错误;“宣讲《圣谕广训》,示以尊君亲上之义,庶不至囿于异学”留学教育的最终宗旨是培养封建君主专制下的忠实奴仆,故D项错误。 答案:A 3.(2017·成都市高中毕业班诊断性检测)某学者在评价洋务派时指出,他们存在这样一种误解:如果一个人同时读《孟子》和一本西方机械手册,那么《孟子》的意义对他和他的古代前辈是完全一样的。可见,该学者认为洋务派(  ) A.狭隘理解了西学的范畴 B.未能突破“夷夏之防”的传统心态 C.否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D.低估了西学对“中体”的冲击作用 解析: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狭隘理解西学的范畴,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不能说明未能突破“夷夏之防”的传统心态,故B项错误;据材料“那么《孟子》的意义对他和他的古代前辈是完全一样的”可知认可儒学地位并非否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故C项错误;据材料“如果一个人同时读《孟子》和一本西方机械手册,那么《孟子》的意义对他和他的古代前辈是完全一样的”可知洋务派低估了西学对“中体”的冲击作用,故D项正确。 答案:D 4.(2017·北京市丰台区高三统一练习)政治民主化是近代化的重要内容。下列言论主张通过改良方式实现中国政治近代化的是(  ) A.“伏乞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 B.“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C.“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D.“今日之民智,不必恃它事以开之,而但恃革命以开之” 解析:A项观点是维新派的主张,他们主张借鉴中西,进行改革,实行西方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故A项正确;B项观点是洋务派的主张,他们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用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护落后的封建制度,故B项错误;C项观点是顽固派的主张,他们主张用封建的纲常礼教维护封建统治,故C项错误;依据D项材料“但恃革命以开之”可知,作者是主张以革命方式实现中国政治近代化,故D项错误。 答案:A 5.(2017·大连市高三模拟)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说:“窃闻与日本议和,……天下震动。”需“迁都”“练兵”,以备日后“不必割地”“可以言战”。时隔四年后他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说:“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分中国言”,应“特置制度局于内廷”,并提出“国政之立,皆以为民”的主张。康有为维新思想前后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时局发生变化     B.变法遭遇挫折 C.朝廷极力阻碍 D.皇帝软弱无能 解析:从《公车上书》和《应诏统筹全局折》的时间着手分析。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认为需“迁都”“练兵”,以备日后“不必割地”“可以言战”;而1898年戊戌变法运动兴起,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康有为认为应“特置制度局于内廷”;并提出“国政之立,皆以为民”的主张,可见其思想的前后变化主要由于时局的变化,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6.(2017·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对公众意识的影响日益扩大,中国不但面临着行政管理崩溃的现实,而且开始了以辛亥革命为结果的政治瓦解的进程。”这说明维新思想(  ) A.对封建专制思想进行了全面的否定 B.促使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 C.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 D.导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