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编中国近现代史第一板块第六单元中国近代化道路的嬗变—民国前期第15讲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和近代社会生活变迁课件新人教版.ppt

(通史版)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编中国近现代史第一板块第六单元中国近代化道路的嬗变—民国前期第15讲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和近代社会生活变迁课件新人教版.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通史版)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编中国近现代史第一板块第六单元中国近代化道路的嬗变—民国前期第15讲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和近代社会生活变迁课件新人教版

经济上 政治上 思想上 处境上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革命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瓦解、最终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始终没有成为近代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因素,没有摆脱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难以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抗战时期民族工业的内迁 结 束 备考学什么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和近代社会生活变迁 高考考什么 高考怎么考 仿真达标检测 政治 思想 经济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力量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新文化运动兴起,推动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近代化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_________ 无产阶级 物质基础 掠夺的 表现 方针和 目的 掠夺的 方式 日军对未撤出沦陷区的民营企业以“ ”为名霸占 把沦陷区变成服务于侵略战争的军事和工业 ____ 日本内阁通过《国土计划设定纲要》,提出所谓“ ______ ______” _________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主要目的 对沦陷区工矿业的掠夺与控制主要采取“ ”、“委托经营”等方式 控制和垄断沦陷区的金融和内外贸易,对各类物资实行 _________ 在沦陷区掠夺大量 ,严重破坏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政策 原因 作用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1930年制定的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推翻地主阶级统治。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最迫切的问题 农民在经济政治上翻了身;使中共赢得广大农民的拥护,政权得到巩固,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为革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政策 原因 作用 停止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改为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需要动员一切力量,实行全民族抗战,争取抗战胜利 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农民生产和抗日的积极性,同时团结了地主共同抗战,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政 策 原 因 作 用 1946年把减租减息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1947年9月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封建性和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贯彻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者,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总路线 抗战胜利后,解放区农民要求土地。解放战争的第二年,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需要巩固后方 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大批青壮年踊跃参军,支援前线,农民群众的支援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一个可靠保证 原 因 特 点 影 响 ①鸦片战争前后, 传入中国 ②清政府对 制度进行改革 ③ 颁布男女礼服的形制 ①先民间仿效,后政府改革 ②长袍马褂和 并行不悖 ①人们根据各自的 、审美情趣和经济能力,自由选择服饰,丰富了生活 ②促成中国服饰的改良,出现中西合璧的产物,如______和旗袍 西式服饰 官定服饰 民国政府 民国政府 生活方式 中山装 19世纪中期前后 太平天国时期 1872年 1884年 维新运动时期 新文化运动后 中国出现近代报刊 民众开始有了____________ 创刊的《 》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 申报馆创办了《 》,开新闻画报之先河 报纸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_________的武器 阅读报刊成为民众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 1881年 1888年 甲午战争以后 1909年 民国以后 中国自建第一条铁路——唐山开平至胥各庄铁路 宫廷专用铁路落成 列强争夺在华铁路的修筑权 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 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但始终未入正轨 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产生与发展 诞生环境 分布 结构 地位 发展历程 先天不足(资本、技术、人才),后天畸形 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深受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内地很少 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纺织、食品等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民族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