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9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机构分布.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机构分布

1901-1999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机构分布 附表3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机构获奖次数统计(1901-1999) * * 1901-1999年间,获奖机构总数为185个,其中有20%的机构获得3人次以上奖励,占获奖总人次的69%; 12.4%的机构获得5人次以上奖励,占获奖总人次的46% , 4% 的机构获得10人次以上奖励,占获奖总人次的22%。获奖的集中度相当高的事实证明了创新基地和创新氛围的重要性。创新氛围主要是指以下两方面: 1.高素质优秀科技人才聚集形成的以高知识密集度和高目标科技创新活动为特点的环境。 2.为优秀科技人才,尤其是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所提供的跨学科自由、宽松的学术思想交流、碰撞,以及竞争和合作兼容的环境。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中,大部分人得益于他们所处的学术环境,杰出人才也对他们所在研究单位的学术与环境产生重要影响,使他们所在的研究单位进人世界一流水平,研究团体的领导人以及杰出科学家对研究环境产生的影响更大,如玻尔(N. H. D. Bohr, 1885-1962)在丹麦的哥本哈根大学、费米(E. Fermi, 1901-1954)在意大利等都是这方面的典范。世界著名的研究团体都非常重视领导人的选择,如贝尔实验室在不同的时期都做出辉煌的成就,始终保持创新活力,自1925年建立至今取得的专利数已超过了26500个,平均每天一项以上。在实验室建立的75年中,有11项诺贝尔奖获奖者的获奖工作是在这里完成的。 1.美国哈佛大学23人次 2.德国马普学会17人次 3.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5人次 4. 美国斯坦福大学14人次 5.英国剑桥大学13人次 6.美国加州理工学院10人次 7.英国伦敦大学10人次 获奖10人次以上的单位共7个, 占获奖单位总数的4%。获奖102 人次,占获奖总人次的22% 机构名称 获奖人次数/占获奖单位总数 比例 8.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8人次 9.英国牛津大学8人次 10.美国康奈尔大学8人次 11.美国MIT8人次 12.美国洛克菲勒大学8人次 13.美国加州大学7人次 14.德国海德堡大学7人次 15.美国贝尔实验室7人次 16.美国普林斯顿大学7人次 17.法国路易斯·巴斯德学院7人次 18.美国芝加哥大学6人次 19.德国墨尼黑大学6人次 20.德国柏林大学6人次 21美国洛克菲勒医学研究院6人次 22.前苏联科学院5人次 23. IBM实验室5人次 获奖5人次以上的单位共23个,占获奖单位总数的12.4%。获奖人211,占获奖总人次的46 % 24.德国哥廷根大学4人次 25.欧洲核子中心4人次 26.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4人次27.瑞典卡罗琳研究所4人次 28.瑞典乌普萨拉大学4人次 29.美国威斯康新大学3人次 30.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3人次 31.瑞士苏黎士大学3人次 32.丹麦哥本哈根大学3人次 33.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3人次 34.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3人次 35.美国加州旧金f11医学院3人次 36.美国耶鲁大学3人次 37.美国通用电气公司3人次 获奖3人次以上的单位共37个,占获奖单位总数的20% ;获奖人318,占获奖总人次的69 % 机构名称 获奖人次数/占获奖单位总数比例 注 1:获奖单位总数为185,获奖总人次为460 注 2:按获奖者获奖时所在的机构统计 ?

文档评论(0)

xvli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