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的第三乐园.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爱因斯坦的第三乐园

《科学文化评论》第1 卷 第 4 期(2004 ): 科学与人文 爱因斯坦的第三乐园 霍尔顿① 摘要 这篇论文探讨了爱因斯坦融科学与宗教追求于一体的朝圣之旅。通过 描述此旅程中先后出现的三个乐园——宗教乐园、科学乐园以及科学-宗教合一 的第三乐园,揭示了爱因斯坦作为一名科学家兼“怀有深刻宗教情怀的不信教者” 所特有的宽阔而深邃的心灵世界。 关键词 爱因斯坦 科学 宗教 第三乐园 斯宾诺莎 一 现代科学史家们有充分的理由感激保罗·亚瑟·希尔普(Paul Arthur Schilpp) 。 他是哲学教授和卫理公会教派的牧师,但更为人知的是,他是“在世哲学家”丛 书的编者,该丛书有几卷是关于科学家—哲学家的。他的座右铭是:“在一个哲 学家还在世的时候,就去询问有关他的价值或意义的各种问题。”值得称道的是, 他说服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做了他终生都不愿意做的一件事: 在他 67 岁那一年即 1946 年,坐下来写了一份内容丰富的自传——印出来长达 45 页。 当然,爱因斯坦的自传并不包括那些他称之为“纯粹私人性的”事情。但正 是在第一页里,他袒露了他所难忘的一段经历,正是这一经历将我们引向这一章 的主要结论。他写道,在他还很年轻时,他便开始寻找道路以逃避那种在他看来 是不可救药的且令人堕落的、对于个人欲望与个人奋斗的追逐。这一逃避行为首 先在宗教中找到了自己的出路。尽管他是作为“不信教的(犹太)父母”的儿子 长大的,但经过天主教小学的教育,以及混同进行的犹太教要义的家庭教育,他 发现在内心里存在着一种“深挚的宗教情愫”——甚至可以说,“年少时的宗教 乐园”。 这一难忘经历的真实性得到许多其他文献的证明,其中包括爱因斯坦的妹妹 玛雅(Maja )所做的传记性说明。在那里她做了一个似乎可信的推断:在后来的 岁月里,爱因斯坦的“宗教情感”表现于他对减轻犹太人所承受的苦难的深切关 注及相关行动中,这些行动包括甚广,从与反犹太主义斗争,到有条件地接受某 种形式的犹太复国主义——而这条件,按他于 1935 年4 月20 日的一次演说所述, 应该包括“与阿拉伯人民和平友好的合作”。正如我们将会看到的,玛雅对他哥 哥早年宗教情感所及范围的推断还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延展。 少年阿尔伯特的第一乐园的至上地位结束得非常突然。正如他在“自传” (Autobiographical Notes)前面所写的那样,通过阅读通俗科学读物,他开始怀疑 作者简介:霍尔顿(Gerald Holton ),1922 年生,美国哈佛大学科学史教授兼物理学教授, 现已退休。 圣经中的故事。因此他第一次经历了他生动形容为“沉醉于自由思想之中”的情 ① 景 。但接着他又被新的东西所吸引。先是,在 12 岁的时候,他读了一本关于欧 几里得平面几何的小册子——他称欧氏几何为“神圣的”、真正的“奇迹”。接着, 在他仍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就着迷于对那个庞大的、外在的、超越个人的科学世 界进行沉思,这个世界就“像一个伟大的、永恒的谜”一样呈现在他的面前。一 个人可以献身于这项研究,并因此获得“内心的自由和安全”。他相信,选择“通 向这个乐园的道路”确实是可靠的,尽管这个乐园与他的第一乐园正相对立,并 且没有那么诱人。实际上,到 16 岁的时候,他就让他的父亲向当局表明他“没 有宗教信仰”;在其余生中,他尽力让自己游离于任何有组织的宗教活动和团体 之外,同时,他就像创造自己的物理学一样创造着自己的笃信形式。 对他而言,这两个领域最终并不像众多传记作家所说的那样是分立的。相反, 我在这里的任务就是要证明,在爱因斯坦成熟了的个性的核心,他的第一和第二 乐园已被融合在一起——融入了第三乐园。在这个乐园里,他年轻时曾燃烧过的 那种炽热的、最初的宗教情感已被融入到他用辉煌的科学探索所谱写的生命的意 义中。 二 为说明上述论点,我们先得谈一点看似题外话的东西,但这段题外话最终将 有助于阐明贯穿于其科学生活和个人生活的不可抗拒的激情,从而把这两方面以 及其他似乎难以协调的方面——无论是有关自然的还是有关社会的——联系起 来。这个联系,爱因斯坦 1918 年在庆祝他的朋友兼同事马克斯·普朗克(Max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