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建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通讯站的说明.doc

关于创建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通讯站的说明.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创建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通讯站的说明.doc

关于创建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通讯站的说明 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通过媒体融合的指导意见,新媒体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高校具有新闻媒体的专业学生,也有相应的校园媒体组织,实现校园媒体组织、新闻院系与社会媒体有机合作与融合,成为创新新闻宣传工作模式、培养新媒体人才、加快媒体与高校并同发展的新途径。 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以下简称校通社)在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指导下,由中国青年网主办,为推进与高校进一步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拟在全国各高校创建通讯站,在新闻宣传、人才培养、活动开展等全方位开展合作,实现“讲好校园故事,传播校园好声音”,从而更好地宣传高校声音,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供实习就业平台和机会。 一.关于校通社 校通社依托中国青年网,拥有团中央三下乡官网、中国青年网教育频道、体育频道、高校频道等多个平台,可以进行文字、组图、视频、图表新闻等多种报道形式,拥有网站、微信、微博等各类新媒体报道平台,可以对高校的优秀师生、新闻事件、招生、活动等全方位、多形式地报道。 校通社自成立以来,在全国两会、南京青奥会、全国学联二十六大等重大新闻事件中,组织优秀大学生记者,到现场参与报道,部分稿件刊发为中国青年网头条,并被全网转发,部分稿件并被中央网信办评为“理论传播优秀创新作品”。 校通社还推出了“镜头中的三下乡”“记录抗战老兵故事”“中国大学生保险责任行”“全国大学生征文大赛”等系列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同时,在日常工作中,校通社会组织不同规模和形式的关于稿件写作、拍摄、图表新闻制作、微博微信内容制作等各类培训,让通讯员真正能够学习到知识和技能。 此外,校通社通讯员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在这里可以进行学习、工作等各方面的交流,和谐的氛围让许多大学生感觉这是自己的组织,这是一个温馨的家,拥有强烈的归属感。 二.创建通讯站 校通社面向全国高校和师生,每所高校可建一个通讯站,其具体建站条件为: 1、须有校通社的通讯员,负责日常通讯站工作 - 3 - - 4 - - 5 -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