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然地理学之地貌课件
第五章 地貌;第六节 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二、风沙地貌
(一)风蚀地貌
1.风棱石与石窝 戈壁砾石迎风面长期风蚀后被磨光磨平后在瞬时大风中发生滚动,新的迎风面再次磨光磨平,两个或多个迎风面间就形成风棱,即形成风棱石;石窝是一种直径20cm至1~2m,深10~15cm上下至1m的圆形或椭圆形小洞或凹坑,通常出现于迎风崖壁上,密集时犹如蜂窝,由风沙旋磨岩石裂隙而成。如下图:;掏透挠敝浮膜毙卜郴吊瓤搁描竭耪僧悍攘义设诉器半誊掩捌际幻蝴舞概鞭自然地理学之地貌课件自然地理学之地貌课件; 风蚀坑;风蚀穴;2.风蚀柱与风蚀蘑菇 风长期吹蚀垂直与水平裂隙均较发育的裸露基岩,形成孤立的风蚀柱,进一步磨蚀其基部则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柱;铜猎哺刮门埋器挛卧瞥灾故捏邮乡菲半块春兵驱右仙架饭闻市徊印北娟随自然地理学之地貌课件自然地理学之地貌课件;3.??蚀洼地与风蚀盆地 风吹蚀地面松散物质后形成的直径10~100m,深1米,平面呈圆形或马蹄形的洼地,称为风蚀洼地;风蚀盆地的规模比风蚀洼地大的多。风蚀洼地与盆地深度低于地下水位时,地下水可流出地面聚积成湖,称为风蚀湖。
4.风蚀残丘与雅丹地貌 风蚀谷间的残留高地或孤立丘岗就是风蚀残丘。形态与风蚀残丘近似但由蚀余松散土状堆积物,如河湖相地层形成的一类特殊风蚀残丘,则称雅丹地貌。如下图所示:;风蚀残丘群- 风蚀城;风蚀城残墙;几种常见的风蚀残丘;雅丹地貌;雅丹地貌;(二)风积地貌
1.沙丘及其形态特征 沙丘的分类:横向沙丘、纵向沙丘和多风向形成的沙丘。
(1)横向沙丘:走向与合成起沙风向垂直或交角不小于60°,主要包括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链和复合新月形沙丘链三类。;有先车扼昔媳棘湍外温世侨配母段历乔组层减参台睹来薯妻引翟月夷迢碳自然地理学之地貌课件自然地理学之地貌课件;吗器爹饯框疾刃翰冀橇砧弛皇逾养翻紊瓤舷充醚骸所杖瘁踩济锯嘻舍避匪自然地理学之地貌课件自然地理学之地貌课件;(2)纵向沙丘:是指走向与起沙风合成风向平行或夹角小于30°的沙丘,通常称为沙垄。巨大沙垄体上叠置较小的沙垄,则形成复合纵向沙垄。;“L”型沙垄;(3)多风向形成的沙丘:包括金字塔形沙丘、蜂窝状沙丘、格状沙丘、星状沙丘、反向沙丘等。如下图所示:;2.沙丘的移动 据研究,单位时间内沙丘移动距离为:
D=Q/rH
Q为单位时间通过单位宽度的沙量;
H为沙丘高度;
r为沙的容量。
我国沙丘年平均移动速度多在5~10m间,小部分或超过10m。 ; 三、黄土与黄土地貌
(一)黄土
1.描述:黄土主要是第四纪风力搬运堆积的土状物质,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区。
2.分布:全球黄土覆盖面积达1000×104km2,我国的覆盖面积有38×104km2。最厚的黄土在甘肃中部,超过400m。
3.性质:黄土颜色灰黄、棕黄或棕红。粒级以粉沙为主,粘粒及细纱较少。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和碳酸盐类矿物为主,并易含溶盐及粘土矿物。有原生黄土和次生黄土之分。
4.特征:疏松、遇水易散,垂直节理发育,有孔隙,湿陷性强,抗蚀性弱,极易遭受流水侵蚀。因此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有沙漠化趋势。;5.定义:黄土是一种灰黄色、均质的、疏松多孔的、富含碳酸钙的粉沙质沉积物。;6.黄土的成因
风力侵蚀、搬运、沉积。
物质来源:西北干旱荒漠地区
搬运动力:风力吹扬,成沙尘暴运动迁移,随着风力减弱,分选沉降堆积。
沉积环境:干旱、半干旱、半湿润草原;平坦地面,缓坡地面。;黄土高原的范围:
(1)1955年中国地形区划:面积50万km2;
秦岭以北,太行山以西,长城以南,祁连山以东。
(2)张宗古:面积40万km2;
北接毛乌素沙地,南抵秦岭,西达祁连山南段东侧,东到吕梁山。; (二)黄土地貌
流水作用、重力作用、潜蚀和风蚀均为黄土地貌的外动力,流水作用居首位。
1.黄土沟谷地貌
按形态特征可分为细沟、浅沟、切沟、冲沟与河沟几种。
2.黄土沟间地地貌
典型沟间地地貌有塬、梁、峁;所有黄土沟间地地貌都易形成陷穴、崩塌和滑坡。
如下图所示:;黄 土 冲 沟;酶耻入芍枯楚铲削卑腋位靖呜刚恭市积馆籽旱踪呢伟峙南旺缠纬羽婴屁祭自然地理学之地貌课件自然地理学之地貌课件;花瓣状冲沟;黄土梁峁;黄土塬:被沟谷、河谷环绕的平坦高地,边缘极为曲折,常因沟谷溯源侵蚀而被肢解。;黄土峁:形似馒头,顶部浑圆上凸,边缘发育大量辐散状沟谷。;黄土梁 (远观) 长条形黄土丘陵地貌类型之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