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植物的磷素营养与磷肥详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植物的磷素营养与磷肥详解

第四章 植物的磷素营养与磷肥 聚磷酸铵肥料的主要优点 聚磷酸盐在土壤中不被植物直接吸收,而是逐步水解成正磷酸盐被植物利用,因此,是一种缓溶性长效肥料(缓溶长效,可减少土壤对磷的固定); 聚磷酸盐的螯合作用可防止悬浮液肥料中的金属杂质(如铝)形成沉淀,因而有利于制成高浓度悬浮肥料(高效); 氮、磷养分含量高,可节省包装、运输费用。 ? 一、土壤供磷状况与磷肥的分配 全磷含量在0.08%~0.1%以下,施用磷肥均有增产效果 有效磷含量更能反映土壤磷素的供应水平 有效磷含量的测定方法: 中性和石灰性土壤:0.5M NaHCO3,P5mg/kg 酸性土壤:0.03M NH4F-0.025M HCl,P15mg/kg 水稻土: 0.3M NaOH-0.5M NaC2O4 影响土壤有效磷的因素: 1. 土壤有效氮与有效磷的比值:4,磷肥效果明显 2. 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有效磷含量呈正相关,每增加0.5%的有机质,可相应提高5mg/kg的有效磷 3. 土壤pH:在pH5.5~7.0范围,磷的有效性最大 4. 土壤熟化程度:高,有效磷含量也高,磷肥的效果就差。 5. 水田淹水后,Eh降低,磷酸高铁被还原为磷酸亚铁,溶解度提高;酸性土壤pH提高,促进磷酸铁、铝水解,可使磷的有效性增加 二、作物需磷特性与轮作中磷肥的分配 (一)作物的需磷特性 需磷较多的作物,如:豆科作物、豆科绿肥作物、 糖用作物(甘蔗、甜菜)、纤维作物中的棉花、 油料作物中的油菜、 块根块茎作物(甘薯、马铃薯)、 瓜类、果树、桑树和茶树等 施磷肥效果较好,既能提高产量,又能改善品质。 大田作物对磷肥的反应顺序如下: 冬季绿肥作物一般豆科旱地作物大麦、小麦早稻旱稻 (二)水旱轮作中的磷肥施用 我国稻区的轮作制度:麦类、油菜——水稻 绿肥——水稻 在水旱轮作中,土壤由干变湿的过程中,有效磷增加,原因? 所以在水旱轮作中,磷肥的分配应掌握“旱重水轻”的原则,将磷肥重点分配在旱作上。 当绿肥与水稻轮作时,更应该将磷肥施在绿肥上,特别是豆科绿肥,更能充分发挥“以磷增氮”的效果。 (二)旱作轮作中的磷肥施用 有绿肥或豆类的轮作中,优先施在绿肥或豆科作物上,其间接作用很明显。 在麦-棉轮作地区,重点施在棉花上。 需磷特性相似的作物轮作时,磷肥用于秋播的越冬作物比用于春播的效果明显。因为秋播后,温度逐步降低,土壤微生物活动能力差,土壤供磷能力差,增施磷肥有利于壮苗,增强抗寒能力,促进早发。 三、磷肥品种与其合理分配和施用 施用原则是减少水溶性磷肥的固定,增加非水溶性磷的释放。 磷肥品种的合理分配和施用 磷肥品种 作物品种 生长期 土壤类型 难溶性磷肥 吸磷能力强 作基肥 酸性土壤 如荞麦、萝卜菜、 油菜及豆科植物 枸溶性磷肥 吸磷能力较强 多作基肥 酸性土壤 有效磷低的 非酸性土壤 水溶性磷肥 吸磷能力较差 苗期、 适于各种土壤 对磷反应敏感 生长前期 中性或 如甘薯、马铃薯 根外追肥 碱性土更好 多数作物苗期是磷素的营养临界期,所以在苗期应分配少量水溶性磷肥。在旺盛生长期植物虽然对磷素需求增加,但此时根系发达,吸收磷的能力强,可以利用作为基肥的难溶性或弱酸溶性磷肥;生长后期可以通过磷在体内的再利用来满足需要。 四、改进施肥方法 (一)相对集中施用 目的:减少磷肥与土壤的直接接触,增加与根系的接触面积 要求:以基肥为主,配施种肥,早施追肥 (二)磷肥与其它肥料配合施用 在中低肥力土壤上,N、P的配施比在高肥力土壤上显著 与钾肥和有机肥配施 酸性土壤中适当增施石灰或微量元素肥料 12 0.5 80 四级 14 0.5 80 16 0.5 80 18 0.5 80 20 0.5 80 有效P2O5 水分 细度 (过80目筛) 三级 二级 一级 特级 成分 钙镁磷肥的质量标准 钙镁磷肥 2. 在土壤中的转化 (1) 溶解(主要受介质pH值影响) ① 酸性土:在土壤酸的作用下逐步溶解 Ca3(PO4)2 CaHPO4 Ca (H2PO4)2 可中和部分酸,调节了土壤反应,提高了磷素的有效性。 ② 中性或石灰性土壤:在微生物和作物根分泌的酸的作用下逐步溶解 Ca3(PO4)2 Ca (H2PO4)2 溶解释放磷酸的速度较缓慢,肥效较长 施用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溶解固定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