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柯亚区块钻井难点分析及技术对策探讨.docVIP

柯柯亚区块钻井难点分析及技术对策探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柯柯亚区块钻井难点分析及技术对策探讨

柯柯亚区块钻井难点分析及技术对策探讨 付光军 尤卫国 朱雪峰 秦娜 夏铭莉 何宜辉 (西部钻探吐哈钻井公司,新疆鄯善,838200) 摘要:吐哈油田柯柯亚区块是目前吐哈油田上产重点开发区块,该区块钻井过程中事故复杂多发、钻井周期长,严重制约了该区块勘探开发步伐。本文通过对该区块井下复杂事故进行分析,找出该区块存在的主要技术难点,并进行技术对策探讨,力争认识问题,解决问题,降低柯柯亚区块事故复杂时效,实现防斜打快,加快该区块勘探开发步伐。 关键词:钻井难点 技术对策 煤层 断层 防斜打快 井壁稳定 防塌钻井液体系 前言 柯柯亚区块1992~1996年累计完成7口井,平均井深2688.80m,随着柯19、柯20在侏罗系下统八道湾组取得重大突破,该区块勘探开发步伐随之加快,钻探深度不断加深。2007~2010年柯柯亚区块共完成探井、开发井累计17口,平均井深3673.41m,平均钻井周期137.96天,平均机速2.5m/h,井漏、溢流、划眼、卡钻等复杂事故频发,经统计复杂事故累计损失10629.84小时,合442.91天,复杂事故时效18.98%,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该区块开发速度。 一、地质简介 1、地质分层及地层纵向剖面特征 (1)地质分层 自上而下钻遇第四系西域组(Q),侏罗系上统齐古组(J3q)、中统七克台组(J2q)、三间房组(J2s)和西山窑组(J2x)及下统三工河组(J1s)和八道湾组(J1b)。 (2)地层纵向剖面特征 上部地层(2700m以前)均质性差,含砾多,砂、泥、煤、砾地层交错;煤系地层(2700m—3400m)J2x中下部及J1s地层煤线交替出现,胶结疏松,J1s底部大段煤层,且夹碳质泥岩;下部地层( 3400m—井底)炭质泥岩、致密砂岩发育,可钻性差。 2、断层分布 柯柯亚区块主要发育4条东西向逆断层,断距60-1000m,延伸距离18-26km。柯柯亚1、2号断层,是构造南翼北倾主控断裂,1号断层断距900-1050m,延伸长度26km,最大倾角78°;柯柯亚3、4号断层,是构造北翼南倾主控断层,延伸18-19km。断层分布见表1。 表1 断层分布表 断层编号 断层名称 断层性质 断开层位 目的层J1b断距(m) 断层产状 走向 倾向 倾角(o) 延伸长度 (km) 1 柯柯亚1号 逆断层 Esh-J2b 990-1050 SE-NWW NE 78 26 2 柯柯亚2号 逆断层 Esh-J2b 60-70 NWW NE 78 24 3 柯柯亚3号 逆断层 Esh-J2b 320-370 NWW SW 72 29 4 柯柯亚4号 逆断层 Esh-J2b 165-230 NW S 77 18 二、钻井难点分析 1、井斜难以控制、防斜打快难度大 柯柯亚区块属于山前高陡构造,地层倾角大(20°~70°),地层倾角随着井深增加逐渐增大,到三工河组达到最大70°,且井眼方位固定不变,造成该区块井斜、井身质量难以控制,防斜打快难度大。 (1)井斜问题突出,参数难以强化 受高陡地质构造影响,柯柯亚区块井斜难以控制,完成井井斜普遍较大,从图1、图2分析可知,2000m以后井斜开始急剧增加,最大井斜超过24°,采用轻压吊打也难以控制井斜,钻井参数受制严重,难以强化,防斜打快问题突出。 图1 探井井斜变化图 图2 开发井井斜变化图 (2)井身质量难以控制 柯柯亚区块井斜难以控制,且实钻过程中井眼方位固定不变, 2007~2010年完成17口井中,井底位移超设计(100米)13口,占76.47%,井斜超设计(15°)9口,占52.94%,井身质量难以控制。完成井井身质量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完成井井身质量统计表 井号 井底位移 井斜 井号 井底位移 井斜 柯19-1 498 24.95 柯192 63 11.87 柯19-2 463 19.97 柯21 137 15.25 柯19-3 273 18.45 柯23 332 17.95 柯19-4 88.38 13.56 柯24 206 11.47 柯19-5 404 17.39 柯26 391 13.49 柯19-7 448 22.42 柯27 197 7.58 柯19-10 427 24.56 柯30 11 5 柯19 107 11.41 柯20-4 435 21 柯191 193 16.16       (3)纠斜施工耗费大量钻井周期且易导致井眼轨迹差 针对井斜或水平位移已超标井,采取定向钻进纠斜方式控制井身质量,增加了大量的钻井时间,已完成井柯191、柯19-5、柯19-7、柯19-10井累计纠斜时间84天。纠斜后井眼轨迹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