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潭藏传佛教寺院述略
丁 谦 丁志胜
临潭的藏传佛教寺院,一般认为建于元代,个别寺院的始建年代或许还要早一点。这些寺院的建造,并非一下子就达到应有的壮观规模,而是逐年增建,逐年完善,大部分寺院基本都是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甚至几个朝代的扩建增修而取得各自的建筑特色和群体结构形式的,有的寺院如江可河寺是在几经迁徙重建的过程中吸收前几次建造的经验和借鉴其他寺院的建筑艺术,着重体现了格鲁派教义的基本要求,它的经堂、寝宫、禅舍,其风格都比较新颖壮丽。
临潭的藏传佛教寺院自明清以来在不断扩展建造中,也几乎全都受到动荡时期的战乱破坏,有的修而复毁,宗教文物,珍贵的藏族文化遗产损失严重。
临潭藏传佛教以它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还孕育出了以一世藏王阿王楚臣、著名社会活动家侯显以及为藏族教育做出巨大贡献的宋堪布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的政教人物,在他们的身上闪现出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务实作风,也应当对后人有所启迪。
马奴寺
马奴寺,藏语也叫“玛尔娘强巴林”,是一座古老的佛教寺院,位于临潭县术布乡阳坡庄的对面,寺址占地26亩,是元朝忽必烈根据法王八思巴的建议,所建的由帝都向西南方向的108座萨迦派寺院之一。寺院及其附近,地势坦阔,环境幽静,长有青松翠柏和其它树木。不远处有农家庐舍、菜圃和油坊水磨,良田沃土,阡陌纵横。寺院西靠青山,东临流水,旧城河潺潺南下,注入青青洮河。寺距县城县城与洮河口之中间,上下各有5里左右。
洪武六年(1373),西藏人力车加绽以功授予世袭的“膳王千户”,其子八点旺秀承袭父职后,于明成祖永乐三年(1430),带领百多僧人,来到洮州阳坡庄落居,他以领受当朝封赐的资格,选择哪里的一片高台阔地,建立起了叫做溪卡(庄园)的世袭领地,并修建佛教寺院。八点旺秀也是一个对朝廷有功的人物,他因叠番案内,保奏当朝赏加禅师头衔,擢升世袭僧纲,兼管百户,并令其分守暗门隘口。从此,为僧纲制这种政教合一组织形式的传承延续奠定了基础。到明世宗嘉靖28年(1549)僧纲妁吾加绽主持寺院事物的时候,才有了敕赐的“麻尼寺”名号。这时该寺僧纲制度已承袭了一百四十多年的历史,期间,不少人还享有钦赐封号的荣誉和具有特殊的兵民指挥统辖权。明正德十二年(1517),僧纲桑杰次力受封“惠济禅师”约僧管民,集政事宗教诸权于一身。明神宗万历四十五年(1617),陕西总督、兰州抚院、洮州卫以三十三族番民拨归僧纲札巴多智统辖,权力范围进一步扩大。札巴多智之职由其子昂哈旺秀于清顺治四年(1647)承袭后,发生了旧城范家嘴的丁七起戕官劫库案,昂哈旺秀平定有功,委为洮州营指挥守备,兼管部落。
“麻尼寺”因名号系由朝廷赐封,历代僧纲取谐音尊姓“马”,后来寺院也多称为“马奴寺”,其第十四世代理僧纲马成龙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由朝廷授赐蓝翎顶戴千户总头目,成为很有影响的权势人物,其子马中魁也因随父把守暗关隘口,建立功勋,敕赐花翎项戴,尽先都司职。
据《洮州厅志》记载,马奴寺僧纲到清同治十年(1871)马昂旺丹主承袭其父马中魁之职时,已经传到了第十六世。另据寺主家族马登昆先生撰文提供的有关资料证实,马奴寺温布马帕巴九于宣统三年(1911)代理第十七世僧纲,他竭尽全力维持了僧纲后期的寺院体制,保护了包括宏大建筑在内的许多佛教文化贵重遗产,正是在国内局势发生变动,经济萧条疲惫,寺院收入减少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了一定规模的佛事活动。第十八世僧纲是活佛罗藏·丹增嘉措,于民国八年(1919)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任职。罗藏活佛具有很高的佛学造诣,对宗喀巴经论和显密功修有相当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寺院原有的蔚然学风,坚持了辩经、讲习、考核等一系列宗教制度,提高了在寺喇嘛普遍的学识水平。马奴寺的最后一任也即第十九世僧纲承袭人是马辙霄,到1945年共历9年时间,从八思巴晚年忽必烈兴建萨迦寺到马辙霄莅任最后僧纲职务,马奴寺至少经过了六百五十多年历史,在促进临潭地区藏文化的传播发展,加强藏汉等民族之间的和睦相处等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在整个安多地区也很有影响。
马奴寺原来的建筑规模庞大,有大经堂、内殿、密集殿、胜乐殿、长寿仪轨殿、弥勒殿、 主殿、上密院等壮观的寺宇群体,有用千两白银铸造的释迦牟尼佛像,有眉宇间嵌有珍珠的五部佛的千佛像及印度、尼泊尔铸造的青铜弥勒佛像,有第五世达赖喇嘛的全套衣服,有用珊瑚青铜装饰的古代海螺和释迦牟尼的讲经布道图等珍贵历史文物。典籍有《甘珠尔》、《丹珠尔》等大藏经的考究版本。喇嘛最多时达五百多人左右。宗教节日有定期的正月和四月法会,其中以四月法会最为热闹,春暖花开时节,不但有众多的喇嘛举行的法舞、打施食等宗教仪式,还有民间的赛马、学校团体的体操、劈刀舞、打哑铃等文艺体育表演,各种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风味小吃和活跃的商品交易等活动都对人产生吸引的魅力。
马奴寺的信教群众主要分布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