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只要热爱生活,又何必做房奴呢
首先请看一个段子:嫁给他24岁,两人挤在25平米的宿舍傻笑。生孩子26岁,两人在40平米的租房里兵荒马乱。孩子上学,女人声嘶力竭:“买不起!连厕所都买不起!我们连个家都没有!”男人喃喃道:“我没本事,我没用。”男孩怯怯站在门旁:“爸,妈,这里不是家么?家,还要买的吗?”
买的了房子,买得了家么?什么时候,大家都能这么想的时候,房价也就无声无息的降下来了。可是,大家怎么都这么热衷于买房呢,姑且不论那些有能力一次性付清房款的,另外一些需要在银行贷款下成为房奴并在以后几十年每月去银行例行按揭的人,我不明白那么明显的一个会套牢自己的坑为什么那么多人飞蛾扑火享受般的往里跳呢… 拿到钥匙的那一刻,房主的喜悦我可以理解,但无法感同身受,我更担心以后当他厌倦了在这个城市时并发现这个大房子像根无形的锁链牵着他时,他会不会后悔?我觉得,现在生活压力本来就大,成为房奴后再淡定也经不起银行的风吹草动了,每月都有银行盯着还款,本来可以享受的美食、旅游都得三思而行,甚至在饭后散步或是看杂志时都会拿出计算器算算“这款还有多少年可以还清了”。
所以,现在的我打算工作后没钱时租房子,有钱时还是租房子。房子是租的,但热爱生活的气息是自己的。房子可以小,但干净整洁,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气息,这种气息会让人感觉在一群黑压压的禽类中看见一只白鸽。其实,我的这种想法虽然有些不入流,但并不是独创,世界上有很多人在坚持无房主义。欧洲有50%的人口租房,德国人平均42岁才第一次购房,比利时人37岁,美国人31岁。我们国家有个共识:结婚就得买房!而结婚时大家才多大,有些年轻人甚至一毕业就结婚。哎,就这样白白奉送了自己的自由…
有人说:刚开始是为了梦想而忙,到后来忙着忘了梦想。房子似乎也是这样,这个封闭的空间在给你安全感的同时也定形了你的生活轨迹。高晓松曾说自己关于房子的概念与大多数人不一样,他“不买房,买梦想”。中国民谣歌手盲人周云蓬不是也写过《那些租来的房子》么,我觉得年轻人在事业定形之前不应该靠父母买房,那样会把自己的事业锁定在一个不确定的地方,甚至有些安于现状失去了拼搏的劲头。的确,还没到而立之年,房子、车子都有了,剩下的只是还贷了,这样的生活好像缺少了一种“不知道明天会是怎样”的好奇了,自然热情也会降温。再说世界这么大,你还没有见过(我认为旅游是看过不是见过)很多地方就在一个地方定居了(大多是家乡及其邻近),有点划不来呢。古人说“父母在不远游”,那是统治者实行严格的户籍制的幌子,今天早已取消了户籍制,交通也不再是问题,年轻人应该四处走走,感受不同的生活,才不枉此生啊!
说完了没钱买房的年轻人,再来看看那些已经住在房子里没有还款压力的中年人吧。去过事业有成的亲戚家,虽然物质条件优越,装修讲究,但是阳台上没有花,窗户上有灰尘,室内的家具只是得体却没有温暖的感觉。这些人大多每天忙于事业,无暇顾及居家生活,已经忙着忘了梦想了。有了房子,却没有了对生活的热情和钟爱。这现象有点像中国人没钱时想方设法吃,有钱时绞尽脑汁减肥。什么时候,没房的微笑面对生活,有房的仍然热爱生活呢?
给大家看一篇广告词:如果您想买房,请关注这些信息,最好是连续五天关注——我相信您绝对愿意花费比这更长的时间来选择中意的房子。在我的房子里——每天清晨五点,教堂悠扬的钟声温柔入耳,卫生间是家里风景最好的地方,洗脸刷牙时可以透过窗户欣赏碧草茵茵青山远黛,冬日里可以跑着热水澡温暖的愿望连绵起伏的雪山。
你想不到有人这样写买房广告吧,没有单调的面积数字,没有呆板的户型介绍,有的全是房主人对房子最爱的方方面面面。这是居住在法国格勒若贝尔的朱利约夫妇在报纸上刊登的五天的买房广告中的第一篇。由于朱利约先生在全国各地。游走讲学,他们三年五载就要搬家,但他们把每处房子都当做是永久的家。夫妇俩不将蕾丝窗帘、鞋柜、细花桌布等美好事物带走,想让下一位主人将这样的美好生活继续下去。与上面居家生活的买房广告相比,日常所见的广告都带着精明的算计。房子,大还是小,都是在其间过日子;简装还是豪装,都是要走上生活的轨迹的。所以,没房时要热爱生活,有房时也要热爱生活。
也许,你会觉得以上写的都有一点对生活的不切实际,但是难道你不觉得还年轻的我们应该相信什么吗,而且就像预期效应一样:当大多数人对某一事物持同一种预期时,该事物往往就会朝着这个预期发展。所以,上面我所相信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