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人饮食:粗茶淡饭郑板桥
名人的饮食一直是普通人热捧的对象,但现代社会很多人都只知道明星的八卦饮食,很少有人注意到古时名人的饮食了。古人很多饮食观念对于今人依然是一个很好的借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郑板桥粗茶淡饭的生活吧。
郑板桥出生于物产丰富、烹饪发达的苏州,一生主要居住在考究饮食的扬州,影响到他在饮食上有许多独到的见解。郑板桥虽然并非是一位素食者,但从养生出发,他一生中对粗茶淡饭为主的清淡饮食是十分推崇的。有人考证到郑板桥吃狗肉的故事,但这想必是文人的逢场作戏,‘难得糊涂’而已,并非他的饮食主流。只要看看郑板桥留下的有关饮食的墨宝和诗作都是讲的最普通的家常蔬菜就可以知道他真正的爱好什么。
郑板桥享年72岁,这在平均寿命30、40岁的清代已经算是长寿者了。那他何以能如此高寿?他奉行粗茶淡饭为主的日常饮食生活,应该是他健康长寿的主要原因。在郑板桥位于江苏兴化老家的厨房大门上,有一幅由郑板桥亲手所书的对联:“白菜青盐粯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寥寥几个字,类同座右铭,高度概括了他的饮食习惯。
郑板桥自小家境贫寒,吃惯的就是粗茶淡饭,而且乐于这种饮食习惯。他喜欢吃荠菜,并有诗句称赞这种野菜的美味:“三春荠菜饶有味,九熟樱桃最有名;清兴不辜诸酒伴,令人忘却异乡情。”可以看出他对清雅鲜爽的荠菜有多么偏爱。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他也是把素食青菜保健列为第一位的。比如他所做的诗文“稻穗黄,充饥肠。菜叶绿,作羹汤。味平淡,趣悠长。”便反映了这一点。即便是后来生活有所改善,郑板桥在饮食上也一直保持着粗茶淡饭的习惯。
郑板桥写过很多对联,其中部分与饮食有关。“花香蕉露重,茶熟竹烟轻”“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恬淡清逸,幽静高远,景美情深,书卷气浓郁。“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抒发了文士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大自然的讴歌。
郑板桥最著名的饮食楹联当推上面提到的“白菜青盐粯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该联选用民间饮食字词连缀而成,反映了他返璞归真,师法自然,儒雅超逸的饮食思想。烹茶若论茶器,以瓦壶为好。天水者,乃天雨水,又称天泉水,以此水烹茶,可清除心肺之热。其特点是质清味淡。菊花茶是以花点茶,养生明目。粯(xiàn),米屑也。一说泰兴方言读“hān”,“粯子”者,大麦磨成的粉也。
“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是郑板桥题四川青城山天师洞的对联。竹叶、茶叶巧对松根、菜根,此茶此菜透出禅味,似有仙风道骨。
过去,中国的普通老百姓生活水平低下,一辈子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是出于无奈。一旦富贵,就会迫不及待地去追求大鱼大肉的生活。郑板桥曾经官至县令,辞官以后,靠卖画也有可观的收入。但他坚持粗茶淡饭的生活方式,而且通过诗歌和对联把普通人日常见惯的蔬菜描绘得如此美妙,就不是一般的文人所能及了。能做到如此境界,除了由于他的艺术才华以外,更由于他真正热爱粗茶淡饭的生活,从而有一颗从生活中发现美好、讴歌美好的平常心。
文章来源:/201502/20150213413521.shtml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