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石板村村官调研报告
石板村村官调研报告
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
--会泽县迤车镇石板村书记助理王顺春
从9月13日到今天,我来到迤车镇石板村已经一个半月了!这段时间里,在各级领导和村两委的关心支持下,我渐渐地适应了农村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以饱满的热情了解农村工作,了解石板村的农村现状,摸清该村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索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方式和工作思路,确保能够更好的开展农村工作,对本村进行了基本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 石板村基本概况
1、基本情况
石板村委会位于迤车镇政府西北部,距镇政府23公里,道路均为土路,雨天路面泥泞。东与本镇磨黑村相连,南与高笕村接壤,西连巧家县老店镇阿泥卡村委会接壤,北和巧家县包谷脑乡燕子窝村委会以及会泽县纸厂乡相接。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海拔2200-3000米之间,最高海拔2760米,年均降水量789毫米,年平均气温8度,属典型的高寒冷凉贫困山区。辖8个村民小组,分别是新村、老村、河边、新发、苟家碑、勺玉卡、滴水岩和阮家屋脊,320户村民,总人口1332人,劳动力620人,占总人口比例46.55%,从事第一产业人数582人,占劳动人口比例93.87%,占总人口比例43.69;设有党总支1个,支部3个,共有党员30人。据统计全村土地面积13.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030.7亩(其中:田0.00 亩,地 2,030.70 亩),人均耕地1.52亩,主要种植玉米、马铃薯和荞麦等作物,拥有林地 6,001.67 亩,其中经济林果地571.00 亩,人均经济林果地 0.55 亩,主要种植核桃等经济林果;荒山荒地 12,596.98 亩,其他面积 7,575.00 亩,个人年均纯收入1108元。有部分村民外出务工,学习了技术,增长了见识,更重要的是转变了观念,开阔了视野,带动了我村经济发展壮大,加快了我村富民目标的实现。
2、基础设施
石板村现有小学校舍1所,总建筑面积300平方米,设有7个年级(含学前班),拥有教师12人,学生130余人,村委会一座,和村卫生所一体,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内设老年人活动室、会议室、综治室等。进村道路均为土路路面,村
内主干道均未硬化,全村住房均为传统的土木结构,危房占大多数。到目前为止,全村已初步实现通路、通电、通电视、通电话。全村有水窖36个,共770立方米,298户通自来水,有22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6.87%,基本解决村民饮水问题。有315户通电,占农户总数98.44%,拥有电视机的农户108户,占农户总数33.75%;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15户,占农户总数98.44%。
3、基层组织建设
石板村村两委成员3人,全村共有党员30人,每年召开党员大会2—3次;实行“老百姓说了算”成立了村民议事会,议事会成员由村民自由推荐选举产生。坚持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努力调动村民的参与政务、事务的积极性。在村书记贺发庆、村主任吕庆勺的带领下,努力学习贯彻学习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成绩斐然。村委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深入、扎实、持久地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加快基层组织建设步伐,扎实推进了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至今建立了老年人活动室、老年学校,篮球场等保证了村民全身心的投入经济建设工作中。今年来我村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工作,建立健全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工作制度。经过努力我村成为我乡党风廉政建设的试点村,加快了基层组织建设步伐。
4. 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石板村两委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努力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以来,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发展,以村容村貌和路容路貌的集中整治为突破口,切实改善柴湾村生产生活条件,带领广大群众发家致富,使我村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村两委积极做好农作物工作,努力实现农作物富民目标。通过积极引导村民转变经营理念,大力发展种植业,并组织农业技术服务人员、村两委干部定期走访村民,探讨农业发展之路。在通过开展农业种植、技术培训,有效提高了全村广大农民经营农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产值,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我村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村两委抓住“村村通”机遇,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新修公路,拓宽修建村级道路土路面积;为了解决群众干旱
饮水问题,我村通过研究调整,在筹资筹劳和上级资金补助下,建成水窖(池)36个,共计770立方米实现村村有水用,人人有水喝;按照文明、卫生、科学的内容,要求加快户厕改造力度,我村对露天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