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物理十一十二章测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教版九年级物理十一十二章测试要点

十一章、十二章综合测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A.剪刀 B.起子 C.镊子 D.钢丝钳 2.如图中的几种情景中,人做了功的是( ) A.踢出去的足球在 B.司机推汽车 C.女孩把一箱报 D.学生背着书包在水 草地上滚动一段距离 纹丝不动 刊搬起来 平路面上匀速前进 3.一个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水平推力,使同一个木箱在光滑和粗糙两种不同的水平地面上运动相等的距离,则A.两种情况下做的功一样多 B.在光滑的地面上,人做的功多 C.在粗糙的地面上,人做的功多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提高机械效率,用它把同一匀速提升同样高度, A.定滑轮不仅能改变力的大小而且能改变力的方向 B.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少了 .总功不变,额外功减少了 D.总功不变,有用功增加了.在学习了功率的知识后,三位同学想比较爬杆时谁的功率大。以下是他们讨论后得出的三套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①用相同的时间爬杆,测量出各自的体重和爬上杆的高度,即可比较功率大小; ②都爬到杆顶,测量出各自的体重和爬杆用的时间,即可比较功率大小; ③爬杆后,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杆用的时间和爬上杆的高度,算出功率进行比较。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只有① .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是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来定义的.初中物理经常用到这种定义物理量的方法,下列物理量中所采用的定义方法与速度不同的是 A.密度 B.压强 C. 功 D. 功率 王小虎同学听到上课铃响了,一口气从一楼跑到三楼,所用时间为10秒。他上楼过程中,克服自己重力做功的功率最接近下面个值A.W B.0W C.00W D.000W 10.下列关于机械效率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做功越快,机械效率就越高  B.省力越多的机械,机械功率越大 C.单位时间做功越多的机械,效率越高 D.额外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越小的机械效率越高 11.一滴雨滴从足够高的空中落下,若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则该雨滴在下落过程中 A. 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 B. 重力势能不断减少,动能先增加,后保持不变 ( ) C. 重力势能减少,动能不变 D. 重力势能不断减少,动能先增加,后不断减少 12.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把重为200N的货物提到9m高的楼上,所用拉力为80N则总功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是( ) A.1800J 83.3% B.2160J 83.3% C.1400J 80% D.1800J 80% 二、填空(每空1分,共22分) 13. 如图是工人经常使用的铁锹,如果把铁锹当作费力杠杆,则支点是 点,动力作用点是 点。 14.如图是一种拉杆式旅行箱的示意图,使用时相当于一个_____ ____(填“省力”或“费力”)杠杆,若箱和物品共重100N,设此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5倍,则抬起拉杆的力F 为____ ____N。 15.今年第13号强台风“韦帕”9月19日夜袭击我,20日早晨,同学们感觉到我风力明显较强,阵阵大风吹弯了小树的腰,大风主要具有 能,被吹弯了腰的小树具有 能 17.在“5.12汶川地震”抢险救灾前线,一辆柳州市生产的装载机5s内将一块重20000N的巨石匀速举高3m,装载机的举力对巨石做功为__ _J,举力做功的功率为__ ____W。 18.人利用动滑轮匀速提升重为1000N的物体,所用拉力为600N,物体升高1m,则人做的总功为 J,人做的额外功为 J,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甲同学: 乙同学: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为了验证以上两种猜想是否正确,两位同学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A.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安装实验器材。 B.在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右端下倾,可将右端螺母向 (填“左”、“右”)边转动,实验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 C.将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50g)分别挂在杠杆的两边并移动其悬挂的位置,重新将杠杆调节至水平位置平衡。 D.改变悬挂的钩码个数,并移动其悬挂的位置, 使杠杆又在水平位置平衡。 并将每次实验测得的数据都记录在下表中,那么: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