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ppt
知识小结: 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原因: 2、过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3、影响 (1)经济重心的南移带动了文化重心的南移。 * * 第三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 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 (包括现在的河南、山东 河北等地区,历史上称为中原) 四大经济区域(特点) (以关中为主,以及河西、 巴蜀等地区) 江南 龙门碣石以北 山东 山西 (畜牧业区或半农半牧区, 分塞内、塞外) (农业区 长江以南,还没有开发) 经济重心 传统 农业区 司马迁划分的汉代四大经济区 崤 山 龙门—碣石以北的塞内、塞外地区。 不发达 龙门—碣石以北 今湖北的江南部分和湖南、江西一带。 未开发 农业区 江南 关中、河西、巴蜀。 成熟、发达 农业区 山西 (关中) 今河南、山东、河北三省及晋南、苏北、皖北等地。 成熟、发达 农业区 山东 (中原) 地域范围 经济地位 农业发展水平 性质 经济区 司马迁划分的汉代四大经济区 特点: 地域分布多样性、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性 全国经济 重心 全国经济 重心 畜牧业区或半农半牧区 请思考:为什么江南会从一个落后、荒凉的地区成为一个经济繁荣,风景如画,人人向往的美好地方?是什么原因使江南得到开发? 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白居易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37.1% 6624296 62.9%北宋 56.8% 5148529 43.2% 3920415 唐朝 80.2% 9985785 19.8% 2470685 西汉 占全国户口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比例 人口(户) 朝代 北 方 南 方 比较表中南北人口数目的变化,说明了 什么历史现象? 三次南迁高潮 唐朝中期的第二次高潮 两宋之际的第三次高潮 (八王之乱、永嘉之乱) (安史之乱) (靖康之乱) 两晋之际的第一次高潮 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三次南迁高潮) 第三次 第二次 第一次 影响 原因 时间 高潮 两晋之际 唐朝中期 两宋之际 统治阶级内乱 (八王之乱) 少数民族内迁 安史之乱 靖康之变 中原人口纷纷向南迁徙,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 黄河流域遭到严重破坏,北方人口再度南迁,南方经济实力大为提高 促进南北文化融合 请归纳一下三次人口南移高潮的共同原因? (1)中原人口南迁 (劳动力、先进工具和技术) (2)南方社会经济环境相对稳定 (3)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蕴涵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 经济重心南移的其他原因: 统治者的政策 江南经济本身的发展 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开发 (孙吴、东晋、南朝) 江南地区初步发展,但经济重心仍在北方。 (中唐以后) 经济重心南移开始,南方逐渐超过北方。 (南宋)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并不断巩固和发展。图片 (2)区域发展的多样性日益突出 (3)凸显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互补的需求,成为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一大特点。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