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早期研究的资料搜集与理论译介_汪楠.pdf

中国神话早期研究的资料搜集与理论译介_汪楠.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神话早期研究的资料搜集与理论译介_汪楠

2011 年 1 月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Jan. 2011 第 1 期 Journal of Ancient Books Collation and Studies No.1 中国神话早期研究的资料搜集与理论译介 汪 楠 摘要:20 世纪前半叶(1901-1950)是中国神话学研究的起步、发展阶段,研究者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一是中 国神话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二是西方神话理论的译介。本文拟从这两方面入手,对这一时期中国神话研究者的资 料搜集与理论译介工作做一扼要勾勒,以期揭示中国神话学早期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当时研究者所做出的巨大贡 献。 关键词:中国神话;早期研究;资料搜集;理论译介 中图分类号:I20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017(2011)01-0099-05 ② 中国神话学经过几代学人的不断努力,特别是 研究 ABC》 中总结了另外两个原因:“一为神话的 20 世纪上半叶,研究者在中国神话资料的积累、方 历史化,二为当时社会上没有激动全民族心灵的大 ③ 法理论的建构这两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使得中国 事件以诱引‘神代诗人’的产生。” 神话学逐渐成长为具有完整体系的独立学科。这一 正是由于存在这样的原因,所以对神话研究者 时期的学者,通过细致的爬梳搜集、整理本土神话 来说,首要的任务就是搜集神话资料,但在什么样 资料,通过翻译、传播西方神话理论探索中国神话 的范围内来搜集却并没有现成的答案。关于此问题, 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在中国神话学这张白纸上 鲁迅在 1925年《致傅筑夫、梁绳祎》信中给出了指 书写了辉煌的一页。因此,客观公正的对他们的成 导性的意见。鲁迅认为,“中国至今未脱原始思想, 绩和不足进行总结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这两方面 的确尚有新神话发生,譬如 ‘日’之神话,《山海经》 入手,对这一时期中国神话研究者的资料搜集与理 中有之,但吾乡(绍兴)皆谓太阳之生日为三月十 论译介工作做一扼要勾勒,以期揭示中国神话学早 九日,此非小说,非童话,实亦神话,因众皆信之 ④所以在神话的搜集过程中应该注意搜集的范 期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当时研究者做出的巨大贡献。 也。” 围,“中国之鬼神谈,似至秦汉方士而一变,故鄙意 一、资料的整理与搜集 以为当先搜集至六朝(或唐)为止群书,且又析为 (一)神话资料的发掘整理 三期;第一期自上古至周末之书,其根柢在巫,多 自 20 世纪初西方的神话学被引入中国之后,中 含古神话,第二期秦汉之书,其根柢亦在巫,但稍 国的神话学研究者就面临着神话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变为‘鬼道’,又杂有方士之说,第三期六朝之书, 的巨大难题。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神话资料零散并且 则神仙之说多矣。今集神话,自不应杂入神仙谈, ⑤ 不成系统,出现这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