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郑和的出使远航,在古代中国对外关系史和航海史上都是罕见的壮举,它增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的交流。——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九卷,《中古时代·明时期》 * 水船 综合探究六 明成祖朱棣 郑和 郑和(1371—1435),本姓马,云南人,回族。祖父和父亲都从海路到过伊斯兰教圣地天方(今沙特阿拉伯),郑和自幼受家庭探险精神熏陶。后来他入宫做了太监,被派往燕王府。朱棣即帝位后,赐他姓郑名和,人称三宝太监。1405—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 活动一:海上实力大比拼 漫画一:东方航空母舰与西方小渔船 为什么称郑和的船队为“航空母舰”,而称哥伦布的船队为“小渔船”? 郑和宝船与哥伦布船队旗舰的模型对比 粮船 马船 大 宝 船 战船 坐船 随行人员数量 首航时间 携带的货物 船只大小 船只数量 哥伦布航海 郑和下西洋 200多艘 3~17艘 长151.8米,宽61.6米 长24.5米,宽6米 丝织品、瓷器、茶叶、 印花布、铁器 牲畜、农具、 种子和粮食 最多时达到27800人 最多1000人 1405年 1492年 一、对比:航海的规模 小组合作 1、规模 思考:从两者的对比中得到什么样的信息? 中国当时的航海技术远超西方 郑和下西洋途径的主要地区: 最远到达: 福州、占城、满剌加、榜葛剌、锡兰、阿拉伯半岛 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哥伦布航海途径的主要地区: 最远到达: 加那利群岛、巴哈马群岛、海地岛等岛屿 美洲 活动二:龟兔赛跑 漫画二:“小渔船”捷足先登发现新大陆 分组讨论 新大陆为什么让小渔船捷足先登?为什么航空母舰发现不了? 观点1: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当时选郑和做使者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因为途径的许多国家信奉伊斯兰教,而郑和出身回族家庭,船队由郑和率领,可以减少隔阂,表示对当地文化的尊重,符合加强海外联系的需要。 观点2:“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 二、分析:航海的动机 根据你所收集的资料,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动机,还有哪些观点?说说你认同哪种观点,并提供你的证据. 观点3:“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便要索取的第一件东西。” ——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 观点4:哥伦布航海的动力是为了获取商业利益,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新的活动空间. 思考:你认为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动机有什么不同? 二、分析:航海的动机 1.宣扬国威;2.加强与海外诸国的外交联系;3.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4.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 1.寻找黄金。2.欧洲对东方贸易的需要。3.掠夺土地。 郑和 哥伦布 思考:你认为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动机有什么不同? 活动三:和平使者与“海盗” 漫画三:和平使者与“海盗” 当地人的态度各是怎样?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反差呢? 榜葛剌国王用大象将明朝使臣迎进王宫 “三宝下西洋,费钱银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殊域周咨录》 你觉得郑和下西洋是否应该被禁止,为什么? 三、探讨:航海的影响 影响 郑和远航: 1.促进了明朝和海外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明朝和海外各国的联系和友好往来。 (积极影响) 2.它采取的是不计经济效益的做法给明朝政府造成了巨大的财政负担,最终导致航海壮举成绝响.(消极影响) P54 19世纪的美国教科书这样写道:“哥伦布是个庄重的人,谦恭有礼,言行谨慎,他的道德无可指责,是一个堪称楷模的教徒。 在美国,哥伦布被誉为全美洲“移民之父”。 一位印第安人领袖谴责说:“这是灭绝种族和悲痛的500年。哥伦布纪念日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悼念日,是一个十分黑暗的日子。” 为什么对哥伦布的评价存在如此截然相反的观点? (提示:结合书本和材料) 探究: * 水船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