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游春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绢本设色 纵43厘米 横80.5厘米) 第三章 古典山水画的高峰—李思训 第一节 李思训的生平 李思训(653—718)字建,是唐宗室李孝斌之子。他的儿子李昭道也是著名画家。由于他任过左(右)武卫将军,所以后人常称他“李将军”,他的儿子画艺与他齐名,所以,人又称“二李”、“大小李将军”、“大小李”等。 第二节 李思训的艺术 《江帆楼阁图》立轴 绢本 设色 纵101.9厘米 横54.7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第四章 山水初变——吴道子和李昭道 第一节 吴道子 吴道子又称吴道玄。民间画工称他为祖师。河南阳翟(禹县人)。吴道子是传统绘画的第一个变革者。他对山水画的变革,为后世山水画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吴道子的绘画特点: 《历代名画记》记:“吴道玄者,天付劲毫,” 又“观吴道玄之 迹,可谓六法俱全,… …所以气韵雄壮,几不容于缣素(指人物画),笔迹磊落,遂恣于墙壁。” 苏东坡曾看到吴道子的画说:“道子实雄放,浩如海翻,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 吴道子的变革功劳在于“突破”,为后人奠定了基础。他似乎没有彻底完成山水画变革的任务。《宣和画谱》记“尝谓吴道玄有笔而无墨。” 这有待于李昭道充实。 第二节 李昭道 《明皇幸蜀图》李昭道 第五 章 王维和水墨山水画 第一节 王维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节 王维的山水画 代表作《长江积雪图》、《雪溪图》 长江积雪图(美国火奴鲁鲁艺术馆收藏) 《雪溪图》 第三卷 山水画的高度成熟并居画坛之首 匡庐图 五代 荆浩(纵185.4厘米 横106.8厘米) 关山行旅图关仝(纵144.4厘米 横56.8厘米) 高士图卫贤(纵134.5厘米横52.5厘米) * …… 中国山水画欣赏 第一卷 第一章 中国山水画的产生 中国山水画萌芽于晋代,形成于南朝刘宋。刘宋之后,山水画的发展略有停滞,仍未间断,唐初有大发展,盛唐 突变,中唐出现了水墨山水画:唐末五代时期水画发展成熟,遂占据中国画的主流位置。 敦煌壁画257窟《鹿王本生故事 》(局部) 画于北魏 第254窟南壁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绢本设色 纵27.1厘米 横572.8厘米 第二章 早期中国山水画的特色 早期山水画的特色: 唐 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卷一《论画山水树石》中写 道 :“其画山水,则群峰之势,若钿饰犀栉,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列植之状,则若伸臂布指。” 早期山水画的特点,(一)群峰排列,犹如犀栉锯齿(二)比例不准确,人兽禽皆大于山,水不容泛;(三)树皆简单,多如伸臂布指,且树的比例大于山;(四)山中点缀很多复杂的禽兽;(五)不但有表示上下的高度、有向左右延伸表示长度,也有表示纵深方面的画境 ,但空间感的效果不太好。(六)颜色艳丽 当然这是一般的山水画,也有少数山水画水平较高一些。还有一批文人画家,专门从事山水画的研究,他们对这些弊病有所改观。 思 考 在古代,中国山水画的作用是什么呢? 中国山水画的功能:它是用来学习和体现圣人之道的。人们画山水、观山水和游览真山水一样,而且能更好的品味圣人之道。 第三章 中国画特质的决定和理性的起点 ——宗炳及《画山水序》 第一节 宗炳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节 《画山水序》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 《画山水序》的影响 第一节 宗炳的生平和 思想 宗炳字少文,南阳涅阳人(今河南省镇平县县南)。他的祖上是作官的,“祖承宜都太守”。“ 父繇之,湘乡令,母同郡师氏,聪辩有学义,教授诸子”。宗炳从小有一个很好的学习条件。但他一直不愿作官,东晋末,刘毅、刘道怜等先后招用,皆不就。入宋后,朝廷多次征招,亦皆不应。大约在他28岁左右,曾不远千里跑到庐山,在阿弥陀佛像前宣誓死后要往生弥陀净土。并“入庐山,就释慧远考寻文义”5个月后,因他的哥哥宗臧反对,逼他下了山……宗炳一生游览山川河流,后来因病和年老,又回到了江陵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北中大《中药学》教案(中医专业全日制五年制学生使用).doc VIP
- 《企业内部控制》教学课件最终版 1章 基本规范 1.2第一章内部控制的目标.ppt VIP
- 2025年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Hydrus-1D北京培训讲义最终版.pdf VIP
- 2024年国际货运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国际货代业务)试卷及答案.doc VIP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时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每课都有).doc VIP
- 新22J02 屋面-标准图集.docx VIP
- 钢构旁站监理记录表.pdf VIP
- 汽车内外饰基础知识资料.ppt VIP
- 新人教版高中一年级上册化学原版高清电子课本(全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