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神话意象的变形与回归——“二神转”到二人转演化轨迹述略.pdf
第 1 期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No.l
2014 年 1 月 Journal of Jilin Nonnal University(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 Edition) Jan.2014
doi: 1O.3969/j.issn.1007- 5674.2014.01.009
神话意象的交形夺回归
一一巳神转到二人转演化轨迹述略
杨朴1 ,杨肠2
(1.吉林师范大学东北文化研究中心,吉林四平 13ω∞;
2. 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
[摘 要] 二人转是远古创世神话原型的变形,这种神话原型的变形经历了多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创世神话
直接演化为祭祀舞;第二个阶段是原始生殖仪式舞变形为东北大秧歌。但二人转不单是原型的变形,还有对原型的
回归:二人转从大秧歌中分离出来的单独演出,是对二人转原始意象回归的第一个阶段;把大秧歌的三场舞变为
二人转的走三场,是二人转原型意象回归的第二个阶段;把萨满跳神跳进跳出的演剧方式转换为二人转的跳进跳
出,是二人转原型意象回归的第三个阶段;二人转女爱男的故事和丑旦戏谑化的说口等也是对二人转原始意象
的另类方式回归。对原型的逆返回归,使二人转成了一种永恒回归的神话。
[关键词] 神话原型:祭祀舞;大秧歌;二人转;变形;回归
[申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5674(2014)01-(则43-06
东北远古创世神话表演的二神转是二人转的
刚刚分离出来的二人转并没有这种爱情故事情节舞
原型。但是,二人转并非是直接来摞于二神转,而
蹈的表现,在发展过程中,二人转又回过头去把大秧
是经由东北大秧歌和各民族祭祀舞蹈与二神转相
歌的三场舞转换成了走兰场,这就更使二人
连。二人转的丑旦角色是东北大秧歌上、下装的移 转的意象得到极大加强。二人转就这样从几个大的
方面实现了对二神转原型的回归。
位,二人转造型方式是东北大秧歌一副架的变形。
由于祭祀舞和野人舞都是远古创世神话原型的变
一、二神转神话原型变为祭祀舞
形,这就使大秧歌与远古创世神话相连,当二人转把 二人转是远古创世神话原型的变形。这种神话
原型的变形经历了多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由二神
大秧歌上、下装转换成丑旦角色,把大秧歌一副架
方式转换成二人转,也就完成了二人转对东北远古 转演化为祭祀舞。创世神话的表现形式是二神
转,即萨满模仿女神和她的配偶跳交嬉舞和真的交
‘二神转原型的变形。
婿。由于东北史前的创世神话仪式是存在了相当长
但二人转不止是对二神转原型的变形,还有
对二神转原型的回归。对二人转形式的追根溯源, 的时间,因而这种二神转舞蹈就成为史前东北人
可以看到它是来源于东北远古神话原型的,那神话 的原型形式。这种推测可以由牛河梁女神庙和红山
原型的戏剧方式就是萨满的表演。但在历史的演进 岩画、内蒙古岩画图像相互参照得到证实。
1979 年,辽宁考古工作者在辽宁省喀左县东山
之中,原始萨满的女性表演渐渐变为男性表演,这样
就使萨满表演的男女二神转原型丧失了。二人转 嘴发现红山文化女神祭坛。祭坛在总体布局上,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的必要途径.pdf
- 社会形态变迁与金融行为演化耦合研究.pdf
- 社会性别理论视角下中国女性体育文化的变迁.pdf
- 社会性别视野下贵州农村女性婚育观变迁探究——以毕节市八寨镇新艾村为例.pdf
- 社会批判大学必要的职能.pdf
- 社会政策过程中公众参与角色的变迁及其社会意义.pdf
- 社会文化语境变迁与人口较少民族的非遗保护——以裕固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例.pdf
- 社会时空变迁中的当代民族关系发展问题.pdf
- 社会生产方式变革中城市居住形态变迁的理论分析.pdf
- 社会生活方式变迁对散打运动发展影响研究.pdf
- 私人消费政策的变迁基于制度性理性选择理论的分析.pdf
- 私法主体"有限责任"辨——兼谈我国自然人破产制度建立之必要.pdf
- 租赁权对抗制度应以租赁登记为必要——论我国《合同法》第229条的不足与完善.pdf
- 秦岭石人山南缘岩石变质变形分析及其构造意义.pdf
- 秦岭造山带核部新元古代碰撞变形及其时代--强变形同碰撞花岗岩与弱变形脉体锆石SHRIMP年龄限定.pdf
- 秦巴山区软弱变质岩路基填料浸水前后的变形特性.pdf
- 秦汉基层小吏的选用及其功能变迁——以里吏为中心.pdf
- 秦汉基层等级身份秩序的确立与变迁——以赐民爵为中心.pdf
- 秦汉时期九原郡与五原郡的设置变迁.pdf
- 秦汉时期羌族的内徙与经济社会的变迁.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