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九原郡与五原郡的设置变迁.pdfVIP

秦汉时期九原郡与五原郡的设置变迁.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秦汉时期九原郡与五原郡的设置变迁.pdf

l Ir.lll:t~f41 ••1.lølølllam[.lltcl.ln.:mlJ[.t:..1IIIW;:a.fIIj二-二-2012 军第6 期(总第 136 期) 内蒙古电大学刊 变迁 秦汉时期丸原郡与五原郡的设 乔振林 (包头师范学院图书馆,内蒙古包头014030) [摘 要]九原郡(后改为五原郡)从战国时设立至整个秦汉时期始终处在北边军事重镇的战略中心地 位。九原郡见证了汉、匈两族互相征伐以及汉王朝和匈奴、鲜卑的兴盛以及秦、汉朝代的更替、嬉变。随着汉 与少数民族交往的加深,其功能也由防御向和平、和亲、边贸等多极化转变。 [关键词]五原郡设直变迁军事重镇民族交往防种功能多极化转变 [中图分类号] K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 3473 (2012) 06 - 0061 - 05 我国自古以来就由多民族构成,秦始皇开创了 一、战国时期的九原郡 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模式,经汉武帝得 九原郡设置于战国时期。公元前306 年,赵武 到巩固。秦、汉政府在北部推行统一战略时,必然涉 灵王实行著名的军事改革胡服骑射,一跃为战国 及处理和阴山一带匈奴的关系问题。匈奴是我国一 个古老的攒牧民族,主要活动在阴山以北地区,也称 七雄之一,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 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 北狄。自春秋以来,就有南夷若与北狄交,中原不 门、代郡。 [1]p2885 赵国驱逐了盘踞在这一地区的林 绝若线之说。匈奴人要想进入阴山以南地区,必 胡、楼烦等部,修筑了长城,这道自代并阴山下,至 须经过九原郡、五原郡。因此这一地区就成了中央 王朝与匈奴双方的必争之地。九原郡五原郡的设置 高阙为塞的长城,就成了赵国西北边界。赵国派 遣名将李牧镇守北疆,威慑匈奴不敢人赵边 与变迁就反映了这一过程。九原郡长期以来就是我 [l]li川60 按《水经注》记载,魏襄王十七年,即赵武灵 国北部边障的军事重镇,远在公元前300 年的战国 王二十四年(公元前302 年) ,九原地区应该已经被 时期,赵武灵王就在这一带设置九原郡,至秦、汉王 赵国控制。魏襄王十七年,即鞠命吏大夫奴迁于 朝,北部边疆始终处在匈奴的严重威胁之下,为了抵 九原。 [2] 酬说明赵国此时已拓地到此。有些史书 御匈奴,秦汉政府主要采取修筑长城、城堡、移民和 记载说:赵国控制九原地区的时间最早是在公元前 修直道等措施,对九原郡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 300 年。《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武灵王二十六年 力。秦始皇病残沙近之后,还要尸游九原,可见秦对 即公元前300 年,赵国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 九原的重视。随着秦、汉王朝与匈奴经过战争、和亲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