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绪论)要点
* * * * * * * * * * * * * 1米的长度最初定义为通过巴黎的子午线上从地球赤道到北极点的距离的千万分之一,并与随后确定了国际米原器。1889年的第一届国际计量大会确定“米原器”为国际长度基准,它规定1米就是米原器在0摄氏度时两端的两条刻线间的距离。米原器的精度可以达到0.1 微米,也就是千万分之一米,可以说够精确的了。可是在1960年召开的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上,各国代表一致通过决议,废除了米原器对米的定义,理由是它既不方便,也不准确。1983年起,米的长度被定义为“光在真空中于1/299 792 458秒内行进的距离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在废除旧的“米”的标准的同时,也规定了新的“米”的标准,它就是氪86同位素灯在规定条件下发出的橙黄色光在真空中的波长。用光当尺既方便又准确,用氪86当尺,精确度可以达到 0.001微米,大约相当于一根头发直径的十万分之一。世界各地都可以制造氪灯,不必去国际计量局核对米尺了。 激光出现以后,氪灯就逊色多了。用激光的波长当尺,从理论上推算,可以比氪86同位素灯准确100万倍。1969年用激光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长达38万多千米,误差只有几米。 激光是一把上天下海的好尺子,用起来得心应手,精巧准确。所以1983年10月,联合国度量组织在巴黎举行会议,规定了新的“米”的定义,即把光在真空中299792458 分之一秒所走的距离定为一个标准米。近几年来,各种激光尺已经相继问世,如激光比长仪、激光二坐标仪等等。 * * * * * * * * * * * * * * * 用天平计量物体质量时,砝码的质量偏差 刻线尺的温度变化引起的示值误差(线涨系数) 实验条件的偶然性微小变化,如温度波动、噪声干扰、电磁场微变、电源电压的随机起伏、地面振动、测量人员的估读等。 测量方法不当或错误,测量操作疏忽和失误 测量条件的突然变化(如电源电压突然增高或降低、雷电干扰、机械冲击和振动等)。 * * * * * * * * * * * * * * 三维坐标测量数据处理( 3D Coordinate Data Processing ) 类型 典型测量范围 典型点位精度 测量速度 空间坐标测量原理 优点 缺点 经纬仪测量系统 ≤20 m 0.05mm/5m 0.1mm/10m 人工照准 空间角度前方交会 非接触测量,测量范围大,便携性好,功能强大 系统复杂,与观测水平有关,受交会角影响,自动化程度低 全站仪测量系统 ≤120 m 0.5mm/30m 3s/点(静态) 7点/秒(动态) 球坐标测量 无交会角影响,测量范围大 接触式测量,精度较低,自动化程度较低 激光跟踪仪测量系统 ≤80 m 15?m+6?m/m 3000点/秒 球坐标测量 无交会角影响,测量范围大,精度高,动态性能好 接触式测量,受环境影响较大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10 m 1/10万 1000帧/秒 空间相片交会 便携性好,精度高,点批量测量,非接触测量 单像片测量范围小,受环境影响较大 激光雷达测量系统 ≤24 m 16?m/1m 241?m/24m 点云测量 球坐标测量 点云测量,速度快,非接触测量 受测量物体影响较大,无法单点测量 iGPS测量系统 ≤40 m 0.12mm /10m 20点/秒 空间角度前方 多任务测量,测量速度快 受交会角度影响,发射器稳定性要求高,接触式测量 关节臂测量系统 ≤5 m ?0.1mm 人工接触 空间支导线 便携性好,不需要通视,测量灵活 测量范围小,接触式测量 4. 测量数据处理方法 三维坐标测量数据处理( 3D Coordinate Data Processing ) 三维坐标测量值的空间形状拟合计算 4. 测量数据处理方法 三维坐标测量数据处理( 3D Coordinate Data Processing ) 三维坐标系转换与生成 T1 x y J1 T2 a z 4. 测量数据处理方法 回归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 * 从数理统计的理论出发,在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观测后,仍然有可能寻找出观测量与各种作用因素之间的一定规律性,即回归分析法。 4. 测量数据处理方法 统计分析模型的分类 一元线性统计模型 多元线性统计模型 逐步回归分析模型 回归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 * 如:对某大坝水平位移量与水位高度连续观测12个月,则可以利用回归分析方法,找出大坝水平位移和水位高度之间的关系,便于大坝安全监测和预报。 4. 测量数据处理方法 回归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 * 根据连续观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