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丹参陀氇与乳房注入剂-9#相关药理毒理资料
目 录
9.1
9.1.1 丹参综述
9.1.2 丹参化学成分
9.1.3 丹参酮的药理作用综述
9.2 药理学
9..1 主要药效学文献资料
9..2 安全药理学文献资料
9..3 药代动力学文献资料
9.
国内外相关的药理学和毒理学文献资料资料
9.1
9.1.1 丹参综述
丹参是唇型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和根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祛瘀止痛、活血调经、养心除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丹参功效的概括。其味苦、性微寒,归心、肝二经,具有活血通络、祛淤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丹参在抗菌消炎、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抗衰老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丹参酮Tanshinone)是中药丹参根的脂溶性成分,具有橙黄色和橙红色特征的脂溶性二萜类化合物,包括有十多个单体,近年来丹参酮的多种化合物的药理作用在临床应用上已取得良好的疗效。丹参酮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丹参酮具有改善血液循环、抗菌炎作用丹参对革兰氏阳性菌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抗菌有效成分为总丹参酮,尤以隐丹参酮的作用最强另有研究表明总丹参酮对炎症的第一期第二期以及急性亚急性炎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国内外已被广泛开发用于人用抗菌消炎、抗肿瘤等领域药物国外丹参酮产品,心脑血管疾病的良好疗效复方丹参滴丸复方丹参片等一直是近年来一些医院中用药数量及DDDs)值最高的中成药之一9.1.2丹参化学成分
对丹参的化学成分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日本学者Nakao首先得到了3种脂溶性成分,此后我国学者在化学研究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先后分离得到了一系列新化合物。尤其是近年来,超临界提取法、高速逆流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液质联用等现代分离分析方法的大量应用,为丹参有效成分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2, 3, 4]。丹参含有多种化学成分,现在一般按性质分为丹参酮(脂溶性)和丹酚酸(水溶性)两大类化合物。丹参酮类化合物多数有二萜结构,目前分离鉴定的化合物有40余种;丹酚酸类化合物多具有酚酸结构,结构明确的丹酚酸有40余种,其中近20种是2007年首次报道得以确证或试验性确证的。这些化合物构成了丹参的有效成分,是丹参发挥治疗作用的物质基础。对33个不同产地的丹参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指纹图谱测定及相关性研究表明:丹参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指纹图谱随产地不同而变化,丹参脂溶性成分含量与水溶性成分含量高低无内在关系。
参考文献
[1]王磊,丁黎,都婧。丹参的研究近况,药品评价,2009, 6(2)。
[2]苏玲,刘启德。丹参酮ⅡA的药理研究进展,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2009.03,3(3).
[3] Hu P, Liang QL, Luo GA, Zhao ZZ, Jiang ZH. Multi-component HPLC Fingerprinting of Radix Salviae Mihiorrhizae and Its LC-MS-MS Identification [J]. Chromatogr A, 2005, 53(6): 677-683.
[4]Pan X, Niu G, Liu H.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of tanshinones from 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 with analysis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J]. J Chromatogr A, 2001, 922(1-2): 371-375.
9.1.3 丹参酮的药理作用
丹参酮类和丹酚酸类化合物都是丹参的有效成分,而在药理作用方面。丹参酮类化合物以改善血液循环、抗菌和抗炎作用为主;而丹酚酸类化合物则以抗氧化、抗凝血和细胞保护作用特别突出,本文着重对丹参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丹参酮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丹参酮具有抗菌、抗炎作用:丹参对革兰氏阳性菌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抗菌有效成分为总丹参酮,尤以隐丹参酮的作用最强。另有研究表明,总丹参酮对炎症的第一期、第二期以及急性和亚急性炎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而对炎症的第三期即慢性期无治疗作用。丹参酮的抗菌作用还表现在治疗痤疮方面,王定邦教授等报告173例痤疮患者,结果痊愈53例,显效77例,好转30例,无效13例。痊愈显效及好转共占92.4%,故疗效较好。对炎症性丘疹及脓疱疹的效果最好,痊愈及显效占74.1%有效占18.6%,二者之和为92.7%。囊肿型痤疮的疗效较差,黑头粉刺疗效最差[]。A对HeLa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二氢丹参酮I对人体肝癌细胞株和人体肺癌细胞株有较强的毒杀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