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品味扬州民歌.pdf
-譬鬟
口
口口 味扬州民歌
顾 思薇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9)
摘 要:扬州民歌历史悠久,经过千年的传承,种类繁多,经久不衰。唯美的扬州民歌是我国璀璨文化中的一个熠熠
闪亮的明珠。本文对扬州地区的民歌进行了概述,并论述了其发展与时代意义。
关键词:扬州民歌;扬剧;扬州小调;民歌:吴歌
扬州民歌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先秦、秦汉时期,最初扬州乐舞 剧的特色就是唱腔的刚柔并济。很多人可能对 “扬州 民歌”、 “吴
与民歌融合了相当多的吴楚成份。伯牙的 《高山流水》,淮南王刘安 歌”、 “扬剧”这三个概念混淆不清 ,其实,它们是三个独立的个
的 淮《南子》都对扬州民歌的发展有所贡献。魏晋南北朝时期,扬 体,是三种不同而又相同的文化:它们的文化底蕴相同,发展历程
州民歌的发展又有了新的春天,嵇康 以 《聂政刺韩王曲》为题材构 是相似的,曾相互包容、融合发展;但他们的韵律不同,经历的历
思 《广陵散》,声调绝伦,流传至今。隋唐时期,扬州是全国政治、 史也有些许不同。
经济、文化的副中心,此时民歌呈现出鼎盛创作的局面。不仅有唐 扬州小调的发展离不开朝代统治者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努力,
玄宗的 《霓裳羽衣曲》、白居易的 《琵琶行》盛传扬州,扬州人张 是历史的发展将扬州民歌推上了大舞台,让它得 以发扬光大。扬州
若虚的 《春江花月夜》更是千古绝唱,经久不衰。宋元时期,苏东 民歌在扬州的丰富文化发展中也做 出巨大的贡献,张美林曾这样
坡又将民歌的历史进程推前了一步,南宋姜白石堪称民歌小调的创 说: “它基本的音乐表现方法、典形的音乐性格以及音乐形式构成
作高手。元曲闻名天下,扬州人睢景臣的 《高祖还乡》就完成于扬 要素,包括音色、节奏、节拍、旋法、调式、曲式结构、发展手
州。明清时期,创作了闻名世界的 《茉利花》。另外像 《银纽丝》、 段、润腔装饰等等 (都是精萃)。大体地讲,中国其他各地民歌的
《打枣竿》也成名于此时。令人关注的是,康乾时代,扬州民歌创 体例和风格特征 ,在扬州民歌里都可 以找到例证。这是中国民歌
新高。扬州清曲、扬州道情、扬州弹词以及昆腔雅部、乱弹等,几 的共性。就个性而言,扬州民歌,有 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概括
乎都是在扬州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起来有四个方面,就是鲜明的地方色彩、强烈的时代烙印、丰厚
为什么扬州民歌会如此受欢迎呢?究其原因:不外乎其一,扬 的文化背景和优美的音乐旋律。”这样足以看出扬卅I民歌在我国文
州民歌的发展壮大的过程,它所经历的朝代,文化发展迅速,扬州 化精粹中的地位。
民歌在丰富的文化背景下逐渐形成了今 日的规模,逐渐被人们所熟 扬州民歌是历史发展积淀下来的文化的精华,我们应该尽我们
知;其二,曲在我们国家历史上也是发展迅速,尤其在元朝规模宏 最大的努力去保护它,发现它,让他同京剧戏曲一样可以让更多的
伟,在优美的旋律之下,扬卅I民歌以其为依托,加上才人的发扬, 人认识,让更多的人喜欢。在现代流行歌曲的冲击下,不仅是扬州
逐渐形成 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发展壮大起来。其三,扬州 民歌有 民歌,还有很多好不容易发展传承下来的国之精萃都在渐渐地淡出
自己的特点,它具有独特的方言气息,独有美丽的方言增加 了扬州 人们的视线,年轻人更多的是推崇那些狂躁的现代歌 曲。作为年轻
民歌的文化底蕴,使得扬州民歌更具有亲民性,更让人们喜爱并传 人我们要更加重视这个问题,学会去保护我们的历史文化瑰宝,我
唱。所谓 “南圆北方,南柔北刚”在扬州方言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们是龙的传人,是中华民族的守护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学习、
扬州方言恬美而不糯粘,爽朗而无冲劲。这种独特的语言个性不仅 守护千年文化传承下来的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辽2015T402 民用建筑空调与供暖冷热计量设计与安装.docx
- 《学校绿化养护服务方案》.doc
- 河北建筑国企招聘笔试题库.pdf VIP
- 副高卫生职称《放射医学》(题库)模拟试卷三.docx VIP
- 第四章原产地规则.ppt VIP
- 《海南全景解析》课件.ppt VIP
- 2016年张掖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doc VIP
- AP微观经济学 2019年真题 附答案和评分标准 AP Microeconomics 2019 Real Exam with Answers and Scoring Guidelines.pdf VIP
- 外研版八年级上册英语单词表(附自测单).doc
- 入职通知书模板 .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