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  教案3人教版.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范进中举  教案3人教版

19 范进中举 教学目的   一、学习鲜明的对比手法和高度的讽刺艺术。   二、了解古代白话小说的语言与今天口语的差异。   三、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教学设想   一、使学生理解对比手法和讽刺艺术,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二、以课堂练习为线索,组织教学。第一课时采用以练代讲的方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达到理解文章内容的目的。第二课时抓住中举前后对比进行分析,使学生感受文中的讽刺艺术,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 教学时教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预习。   1 引导学生读“预习提示”,要求: (1)了解作者吴敬梓。 (2)了解课文内容。 (3)《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4)完成“预习提示”后面的三项字、词练习。 2 补充介绍鲁迅对《儒林外史》的评价。   (摘自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3 疑难词语补充解释。   烂忠厚:过分忠厚。   闯将来:闯来。将,助词,没有实义。   五更鼓:打五更的时候(天亮以前)。旧时把一夜分作五更,每到一更就击鼓报时。   权变:随机应变。   见外:当作外人看待。   果不其然:果然不出所料。   为什么古代的白话小说中有这么多难懂的词?一是因为时代的变迁,好多当时通用的习惯用语,现在已被淘汰,如古代称“妻子”为“浑家”,称秀才为“相公”。二是文言文对口头语言的影响。如“谨具贺仪”“华居”等。所以,我们在阅读古代白话小说时,要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以免产生歧义。   4 学生看注释默读全文,体会文中句子的含义。   学生使用工具书,对照课文,完成以下练习。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学生可轻声讨论。   (1—4题答案已标在括号内或横线上。) 1 在括号内注音,横线上组词。  2 课文中写“张乡绅拜新中的老爷”时,先写一个“体面的管家”送来“大红金贴”,其作用是 A 表明这位做过知县的张老爷待人和气有礼。 B 表明这位做过知县的张老爷尊敬新中的举人。 C 表明这位做过知县的张老爷的身分和派头。          答(C) 3 胡屠户一听张老爷驾到忙“躲进女儿房里,不敢出来”。其含义是 A 胡屠户深知自己是杀猪卖肉的,粗气陋俗,此场合不便出头露面。 B 说明封建社会上尊下贱,有身分的人来了,平民一般采取回避态度。 C 反衬封建统治者平常凌驾于平民百姓之上的那种咄咄逼人的气焰。 答(C) 4 张老爷一见范进中举的题名录,当天就来,开口“亲切的世兄弟”,闭口“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还送银子、送房子,张老爷内心目的是 A 想巴结新中举的范进,为日后仗势办事铺平道路。 B 为的是结交新贵,攀附范进宗师和汤知县,来巩固和扩大权势。 C 用称兄道弟等手段来拉帮结派,今后好横行乡里,欺压百姓。   答(B) 5 范进为什么会发疯?对他的发疯应该怎样理解? 6 作者借报录人之口,设计治疗疯病的灵丹妙药是狠狠打他一个嘴巴,这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 课文是怎样运用对比的?对比的运用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8 试将《范进中举》与《孔乙己》作一个总体的比较。 9 这两篇小说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练习中1—4题已有答案,教师在检查订正时,不能单判定对还是错,而应该结合语境分析,告诉学生为什么对,为什么错。 5、6题可先让学生发言,互相讨论,只要说得有理,都应该加以肯定,答案不必强求一律。 5题提示:范进多年屡试不第,中了秀才后又中举人,连自己也不敢相信,所以神经受不了刺激,便发疯了。这种发疯是一种心理变态的表现。 6题提示:“打他一个嘴巴”,是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极端痛恨的情感流露。范进热衷于功名,以致发疯。他是封建科举制度的信奉者。这一巴掌打在范进脸上,却印在科举制度的“心”上。正是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无情鞭挞。   这一节课我们已经解决了前面六个问题,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留下后面两个问题我们将在下一节课里继续分析,进一步理解课文。请同学们课后带着这两个问题去仔细阅读课文,找出文中有关的词、句,再细细品味互相讨论,为下一节课继续分析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   一、师生共同讨论,完成第一课时“练习”7:课文是怎样运用对比的?对比的运用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1 通过对比,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主题思想。      2 通过对比,讽刺鞭挞,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①通过人物的种种丑态和高贵身分的对比,收到了强烈的讽刺效果。   那中了举人的范老爷:“抱着鸡,手里插个草标,一步一踱的,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丑态之一)“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丑态之二)“在一个庙门口站着,散着头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兀自拍着掌,口里叫道:‘中了!中了!’”(丑态之三)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举人老爷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而

文档评论(0)

qianqian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22413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