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届《步步高,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配套专题讲义:专题十八现代世界科学技术(2个考点,含2014新题)
[考纲要求] (1)相对论和理子论。(2)现代信息技术。
[思维导图] 近现代物理学的三大理论成果
3.改变世界的网络
[思维导图] 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
史料一 在一片“牛顿被推翻了”的叫喊声中,爱因斯坦说:“可是人们不要以为,牛顿的伟大工作能被这一理论或者任何别的理论代替。他伟大而明晰的观念,作为自然哲学领域里整个近代概念结构的基础,将永远保持它独特的意义。”——《巨人百传丛书——爱因斯坦》
解读 史料中爱因斯坦的话说明了牛顿力学体系是整个力学的基础,牛顿所创造的物理概念将长期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
史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子和放射线的发现,打开了原子的大门,人们对物质的认识深入到了原子内部。但大量实验表明,微观粒子的运动不能用通常的宏观物质运动规律来描述。经典物理学研究的是具有相当的直观性,全都看得见、摸得着的所谓的宏观物体,无法正确描述原子内部世界里各种粒子。
解读 19世纪末20世纪初,描述宏观物体运动规律的经典力学无法描述原子内部世界的微观粒子运动,量子论、相对化理论应时而生,使人类的研究视野进入微观世界。
史论1 牛顿经典力学与相对论的关系
(1)牛顿力学体系概括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是整个力学的基础,但这些定律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前提,即物体在低速运动情况下。
(2)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提出时空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随着物体运动而变化,物体的质量也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提出了质能转化原理,这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对自然科学和哲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相对论没有否定牛顿力学,而是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力学在低速状态下的一个特例。牛顿力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
史论2 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导致知识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知识对社会经济的作用日益加强,促使传统产业不断得到更新改造。
②工作、生活方式的革命:人们的工作方式不仅突破空间限制,而且提高了效率;人们的生活方式更丰富多彩,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变化。
③教育学习方式的革命:不仅使传统的学校教育更完善,而且使远程教育成为可能,从而引发一场教育和学习的革命。
④人们思维方式的变化:人们对生产、生活、社会交往形式等多方面的认识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
(2)消极影响
①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等,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②全球各国围绕互联网的竞争日益加剧,表现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各个领域,造成世界更加动荡不安。
③互联网为人们创造了一个虚拟社会,往往使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特别是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易于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
1.(2014·浙江文综)某《英汉辞典》在解释“bus”时,列出的义项有①公共汽车②火箭的一级③火车车厢④公共马车。如果按照历史上这些含义出现的先后来编写辞条,那么正确的排序应当是( )A.①③④② B.③②①④ C.④①③② D.④③①②
【答案】D
【解析】汽车发明于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火箭发明于开始于20世纪中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期间,火车发明于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期间,马车出现于4000多年前,按照时间排序,选择D项符合题意。
2.(2011·新课标全国高考)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被称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其理论的共同之处是( )
A.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B.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
C.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
D.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定律
答案 B
解析 解答本题时,要抓住题干关键信息“理论的共同之处”进行思考,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以及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的主要理论贡献进行归纳。
.(2013·江苏高考)“根据这一理论,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绝对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对这两种范畴的测量通常随着观察者的运动而改变。……对于门外汉来说,这些观点——通常用不能理解的数学公式解释——表明科学已经达到了能被人类所知的界限。”上述“理论”的主要意义是( )
A.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B.预见海王星存在的准确性
C.弥补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
D.发现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
答案 C
解析 由“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绝对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对这两种范畴的测量通常随着观察者的运动而改变”可以断定,“这一理论”是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A项是伽利略的成就,B项与牛顿的经典力学有关,D项是量子理论,A、B、D三项均可排除。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都是物质存在的形式,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它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绝对化的思维模式,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因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名师一号》高考化学(苏教版)大一轮复习考点突破:专题5第三单元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物质的多样性.doc
- 2015《名师一号》高考化学(苏教版)大一轮复习考点突破:专题4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doc
- 2015《名师一号》高考化学(苏教版)大一轮复习考点突破:专题5第一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doc
- 2015《名师一号》高考化学(苏教版)大一轮复习考点突破:专题5第二单元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doc
- 2015《名师一号》高考化学(苏教版)大一轮复习考点突破:专题6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doc
- 2015《名师一号》高考化学(苏教版)大一轮复习考点突破:专题6第三单元电解原理及应用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doc
- 2015《名师一号》高考化学(苏教版)大一轮复习考点突破:专题6第二单元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doc
- 2015《名师一号》高考化学(苏教版)大一轮复习考点突破:专题7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doc
- 2015《名师一号》高考化学(苏教版)大一轮复习考点突破:专题8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doc
- 2015《名师一号》高考化学(苏教版)大一轮复习考点突破:专题8第一单元 弱电解质的电离.doc
- 2015届《步步高,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配套专题讲义:专题十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3个考点,含2014新题).doc
- 2015届《步步高,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配套专题讲义:专题十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3个考点,含2014新题).doc
- 2015届《步步高,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配套专题讲义:专题十四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4个考点,含2014新题).doc
- 2015届《步步高,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配套专题讲义:专题四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3个考点,含2014新题).doc
- 2015届《课堂新坐标》高考化学(新课标)大一轮复习配套讲义(知识梳理+基础验收+明确考向):第八章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含解析).doc
- 2015届《课堂新坐标》高考化学(新课标)大一轮复习配套讲义(知识梳理+基础验收+明确考向):第八章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含解析).doc
- 2015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胚胎工程学案(适合山东).doc
- 2015届广东省惠阳市第一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导学案.doc
- 2015届广东省惠阳市第一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碳、硅的氧化物导学案.doc
- 2015届广东省惠阳市第一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铁盐、亚铁盐导学案.doc
最近下载
- 入团志愿书空表模板(可打印用) .pdf VIP
-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2011年同等学力《法语》真题及答案-考前冲刺练习.pdf VIP
- 数字连线涂色画(大幅面A4单张打印版).docx VIP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6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说课课件).pptx VIP
- FMEA第五版培训教材.pptx VIP
- 课题合作协议横向课题合作协议范本.docx VIP
- 优秀)河道整治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docx VIP
- 25春国开【信息技术应用】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docx
- 健康评估表完整优秀版.doc VIP
- 海洋分枝杆菌中P450蛋白和人源TCF蛋白截短体的晶体学研究-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论文.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