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韵汇”杨柳青家庭艺术馆策划书.doc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校:天津音乐学院 系别:艺术管理系 指导老师:赵良云 参赛学生:楚仙俊 陈若愚 刘亚楠 张琰琳 杨施烜 目录 一、项目概述 4 (一)项目简介 4 (二)项目亮点 4 二、背景分析 5 (一)历史背景 5 (二)文化背景 6 (三)市场现状 6 三、项目内容 12 (一)整体规划 12 (二)个体展示 13 (三)服务项目 15 (四)教育基地建设 17 (五) 规划和开发计划 17 四、营销策略 18 (一)营销主旨 18 (二)营销模式 18 (三)困难和风险 20 五、组织结构 21 (一)机构性质 21 (二)决策机构 22 (三)常务机构 23 六、财务规划分析及预测 26 (一)收入来源 26 (二)收入和支出估算 27 (三)不确定性分析(风险) 30 七、长期规划 31 (一) 打造“津韵汇”杨柳青家庭艺术馆品牌 31 (二) 建立民俗文化教育基地 32 (三) “杨柳青”文化旅游品牌建设 32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简介 “津韵汇”杨柳青家庭艺术馆是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号召,依托杨柳青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借西青区政府40亿元建设杨柳青民俗文化旅游区之势,在市政府、市商务委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的号召之下建立的大型非盈利性手工艺品博物馆。 “津韵汇”杨柳青家庭艺术馆以天津市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经营核心,以杨柳青浓厚的民俗文化为背景,由市政府、市商务委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创建的,大型手工艺品博物馆,融旅游、文化、经贸为一体。目的是弘扬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传统手工艺搬出家门,真正将传统手工艺带入人们的生活。主要展品有: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杨柳青剪纸、风筝、古铜(银)金器修复和复制、盆罐村制陶。 (二)、项目亮点 触手可及的手工艺术 “津韵汇”杨柳青家庭艺术馆汇集杨柳青各大精品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馆内进行现场创作.游客有机会亲自参与到手工艺品的创作过程中去,通过参与一件作品的构思、制作。加强游客的互动体验,在为其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加强其艺术教育,提高其艺术认识及涵养。 2、古镇文化与数字化科技的交汇 “津韵汇”杨柳青家庭艺术馆将大量采用触摸式LCD液晶屏幕,结合宣传片,电子宣传展板等数字媒体技术,为游客营造出现代科技与杨柳青古镇文化互相融合的游览环境,通过触摸式LCD液晶屏幕为游客提供交互式的游览体验,高效利用室内空间的同时,加强了游客接受艺术教育时趣味性。 二、背景分析 (一)、历史背景 杨柳青镇历史沉积久远,文化底蕴深厚。明清时期,是运河漕运重要枢纽,成为中国北方商贸流通和文化交流集散地,商业繁荣,被誉为北国小江南、沽上小扬州。杨柳青镇历史文化遗存众多,现存有明万历四年(1576年)所建,国内保存最完好明代楼阁式建筑文昌阁。杨柳青人赶大营第一人安文忠建于130年前的安家大院等名闻遐迩。有着千年文化底蕴的杨柳青镇,是中国四大名镇之一,明清时期为中国北方民间艺术集散地。杨柳青镇内人文景观、自然景观资源丰富,休闲旅游业发展迅速。著名的旅游观光景点有:华北第一民宅----石家大院、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旧址、杨柳青年画和民间年画作坊、华北最大的高尔夫球场、西河风光、万亩果园、普亮宝塔以及新辟景点杨柳青广场、杨柳青文化公园、报恩寺、关帝庙、安氏祠堂、御河人家、明清街、文昌阁、崇文书院等。 (二)、文化背景 杨柳青镇有丰富民间艺术,起于宋代、兴于明代、盛于清代乾隆年间杨柳青木版年画,曾出现“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兴旺景象,被推崇为中国木版年画之首,深刻影响了国内近百种年画,过年贴年画由此成为北方地区习俗。杨柳青剪纸、风筝、砖雕、石刻和民间花会也灿然观,是中国民间艺术瑰宝。 (三)、市场现状 杨柳青是天津市与环渤海经济区最大的乡镇。杨柳青镇历史沉积久远,文化底蕴深厚。杨柳青镇有丰富民间艺术,它孕育出了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首的杨柳青年画、享誉津京的杨柳青风筝和剪纸等民间艺术奇葩,杨柳青砖雕石刻、民间花会等也为一时之大观。至新中国成立初,多数民间艺术在传承过程中,由于历史原因和后继乏人,已湮没不闻。2004年前后,天津西青区致力于对民间艺术的挖掘、整理和修复,扩建了杨柳青博物馆、杨柳青年画馆,使杨柳青年画、杨柳青砖雕石刻等民间艺术重获新生。可是到目前为止,由于种种原因杨柳青的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得到较好的传承与保护,并且在与旅游产业结合的同时,宣传没有做到位,使人们对杨柳青的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甚少,甚至有一些人对此一无所知。此次开展“津韵汇”杨柳青家庭艺术馆的活动主要是改变杨柳青民俗一条街的传统营销方式,并且改进一些生产工艺,帮助民间手工艺注入新的活力,为其商品宣传、销售提供巨大的互动空间。并且让旅游与文化结合,人们在旅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